All translations on this site are unofficial and provided for reference purpose only.
To view translations, select English under Step 1 (at the right of the screen). Not every item is (fully) translated. If you’re still seeing Chinese, you can use machine translation, under Step 2, to make sense of the rest.
Want to help translate? Switch to English under Step 1, and check ‘edit translation’ (more explanation in the FAQ). Even if you translate just a few lines, this is still very much appreciated! Remember to log in if you would like to be credited for your effort. If you’re unsure where to start translating, please see the list of Most wanted translations.
Catalog of National key promoted low-carbon technologies
Original title: 《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 2014年第13号公告
Links: Original CN (url).
Public 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4年 第13号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加快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行动目标的实现,我们组织编制了《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现予以公告,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www.ndrc.gov.cn)上发布。请有关部门、单位及企业到网站查阅、下载。
《目录》涉及煤炭、电力、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建筑、轻工、纺织、机械、农业、林业等12个行业,共33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
Annex:1、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
2、《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技术简介
3、《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起草说明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2014年8月25日
Annex 1
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
No. | 低碳技术 名称 | 适用 范围 | 主要技术内容 | 典型项目 | 目前推 广比例 (%) | 预计未来 5 年 | ||||||||||
适用的 技术条件 | 建设 规模 | 投资额 (万元) | 减排量 (tCO2/a) | 预期推广 * 比例 (%) | 总投入* (亿元) | 可形成的年 碳减排能力* (万tCO2) | ||||||||||
一、非化石能源类技术(12 项) | ||||||||||||||||
1 | 基于微结构 通孔 阵列平板热 管的 太阳能集热 器技 术 | 建筑行业 太阳能热利 用 | 采用基 于微 结构通 孔阵 列的平 板式太阳能集热方法,用微热管 和集热水箱进行太阳能集热,代 替传统 电热 水器, 实现 节能减 排。 | 学校、医院、 宾馆、 住宅 小区及 公共 建筑等 | 65 套平 板 太阳能集 热器 | 18 | 70 | <1 | 2 | 30 | 160 | |||||
2 | 多能源互补 的分 布式能源技术 | 电力、化工、 冶金、建筑 行业 冷热电联供 | 对太阳能集热技术、太阳能燃料 转换技术、富氢燃料发电技术、 吸收式热泵技术进行集成应用, 利用 200℃以上的太阳能集热, 将天然气、液体燃料等分解、重 整为合成 气 ,燃料热 值 得到增 加,实现了太阳能向燃料化学能 的转化和储存,以及多能源互补 的分布式 能 源系统及 全 工况优 化,系统节能在 20%以上。 | 太阳能 资源 充沛、 有稳 定的电 、冷 和热需 求的 用户 | 工业园区 MW 级内 燃 机和燃气 轮机冷热 电联供系 统 | 1200 | 1330 | 1 | 5 | 50 | 70 | |||||
3 | 太阳能热泵 分布 式中央采暖 系统 技术 | 建筑行业 供暖系统 | 太阳能集热器采集太阳光能转 化成热能并传递给导热介质,通 过导热介质的循环将热量输送 到吸收式空气源热泵机组,作为 驱动力使机组运转,产生供暖及 生活所需热水,替代燃煤集中供 暖,减少碳排放。 | 楼体的工程 承载应大于 80kg/m2 | 5400 m2 办 公楼采暖 | 162 | 252 | <1 | 1 | 150 | 300 | |||||
No. | 低碳技术 名称 | 适用 范围 | 主要技术内容 | 典型项目 | 目前推 广比例 (%) | 预计未来 5 年 | ||||||||||
适用的 技术条件 | 建设 规模 | 投资额 (万元) | 减排量 (tCO2/a) | 预期推广 比例 (%) | 总投入 (亿元) | 可形成的年 碳减排能力 (万tCO2) | ||||||||||
4 | 太阳能热利 用与 建筑一体化技术 | 建筑行业 太阳能热利 用 | 利用分户 集 热器供热 的 分体式 太阳能热水系统,将集热器安装 在住宅建筑的南向阳台栏板上, 提高了建筑安装集热器的面积, 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为住宅 用户提供 符 合给排水 设 计规范 要求的生活热水。 | 太阳能 资源 分布 III 类 及以上 地区 的高层建筑 | 建筑面积 16 万 m2 的 高层建筑 | 600 | 1100 | 2 (新增 中高层 建筑) | 10 (新增 中高层 建筑) | 150 | 364 | |||||
5 | 高效光 伏逆 变器 技术 | 电力行业 光伏发电领 域 | 该技术采用新的控制策略,使来 自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直流电,通 过最大功率跟踪及直流/交流变 换转换成为正弦波交流电,由工 频变压器隔离、升压之后并入电 网,提高了转换效率。 | 新建光 伏电 站或分 布式 光伏发 电项 目 | 10MW 光 伏 逆 变 器 应 用系统 | 480 | 360 | 1 | 15 | 29 | 20 | |||||
6 | 直驱永磁风 力发 电技术 | 电力行业 风电领域 | 该技术实现直驱、永磁和全功率 变流技术的系统集成,三者相辅 相成,以电流的快速变化适应风 速变化,可有效减轻机组的机械 磨损,适应风速脉动变化和电网 需求。由于采用直驱永磁技术, 无齿轮增速箱设计,因此单位发 电能耗较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低。 | 年平均 风速 达到 3m/s 以 上,区 域电 网建设 配套 完善等 | 49.5MW 风 电项目 | 20000 | 74000 | 30 | 40 | 1800 | 3600 | |||||
7 | 低风速风力 发电 技术 | 电力行业 低风速区域 风电领域 | 对机组的 控 制策略进 行 系列优 化,通过加大风轮直径,降低额 定转速,在保持机组功率等级不 变条件下 , 可大幅提 高 机组性 能,并突破了 2MW 以上低风速大 风轮直径 型 风力发电 机 组优化 设计技术。 | 80m 高 度 年 平 均 风 速 6m/s 的低风 速风电场等 | 50MW 风 电 项目 | 43000 | 77000 | 1 (在低 风速风 电场领 域) | 10 (在低 风速风 电场领 域) | 400 | 700 | |||||
No. | 低碳技术 名称 | 适用 范围 | 主要技术内容 | 典型项目 | 目前推 广比例 (%) | 预计未来 5 年 | ||||||||||
适用的 技术条件 | 建设 规模 | 投资额 (万元) | 减排量 (tCO2/a) | 预期推广 比例 (%) | 总投入 (亿元) | 可形成的年 碳减排能力 (万tCO2) | ||||||||||
8 | 生物质成型 燃料 规模化利用技术 | 生物质能 农林废弃物 处理 | 采用秸秆 等 农林废弃 物 作为原 材料,通过粉碎、烘干、混合、 挤压或压块成型等工艺,制备成 颗粒状的新型清洁燃料,配套生 物质专用锅炉及辅机设备,解决 生物质燃料燃烧灰分高、易结焦 等难题,实现生物质成型燃料替 代传统化 石 能源在工 业 锅炉上 的成功应用。 | 工业锅炉/ 窑炉上的燃 料替代 | 年利用生 物质成型 燃料 10 万 吨 | 5600 | 120000 | 5 | 10 | 7 | 460 | |||||
9 | 生物燃气高 效制 备热电联产技术 | 电力行业 生物质热电 联产 | 该技术通 过 高浓度中 温 厌氧发 酵,降解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 餐厨垃圾、啤酒厂、制糖厂、垃 圾填埋场 等 有机废弃 物 并生产 沼气,所产沼气集中收集净化处 理后通过燃气发电机发电,同时 采用余热 回 收技术回 收 余热用 于发酵系统自身的增温和供暖。 | 畜禽粪 便、 市政污 泥、 工业有 机废 弃物、 餐厨 垃圾等 有机 废弃物 资源 丰富区 域或 场所 | 3MW 沼气发 电工程,日 处理鸡粪 500 吨和污 水 500 吨 | 7000 | 19600 | 5 | 10 | 80 | 180 | |||||
10 | 农作物秸秆 规模 化收集装备技术 | 机械行业 农业机械 | 通过优化 自 走式棉杆 联 合收割 机、自走 式 棉杆捡拾 联 合收割 机、小方捆打捆机三种装备,实 现不同地 区 不同收获 模 式的农 作物秸秆田间机械化收获作业, 可将分散 废 弃的农作 物 秸秆收 集起来,提高生物质秸秆资源利 用比例,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实 现二氧化碳减排。 | 秸秆资 源充 足 | 年收集棉 杆 10 万吨 | 1500 | 15000 | 5 | 10 | 90 | 40 | |||||
No. | 低碳技术 名称 | 适用 范围 | 主要技术内容 | 典型项目 | 目前推 广比例 (%) | 预计未来 5 年 | ||||||||||
适用的 技术条件 | 建设 规模 | 投资额 (万元) | 减排量 (tCO2/a) | 预期推广 比例 (%) | 总投入 (亿元) | 可形成的年 碳减排能力 (万tCO2) | ||||||||||
11 | 生物质热解 炭气 油联产技术 | 生物质能 废弃物处理 及资源化利 用 | 通过高温热解生物质实现碳、生 物质气、生物柴油的联产,将生 物质转化为高品质的能源。通过 强化热解系统的传热效果,保障 加热设备稳定的内部工况,实现 对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 | 农作物 秸秆 及林业 废弃 物富集地区 | 年处理生 物质秸秆 4 万吨,生产 生物质燃 气 约 1051 万m3 | 6000 | 29700 | 12 | 30 | 20 | 163 | |||||
12 | 微电网并网 运行 及接入控制 关键 技术 | 电力行业 分布式可再 生能源 /微 电网并网运 行控制及接 入控制 | 该技术是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为 基础的微网技术,通过区域性系 统管理平台(微网领域使用微网 运行控制器)实现区域内各类电 源的协调运行,不仅增加了可再 生能源供给的稳定性,同时也提 高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可 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实现碳减 排。 | 分布式发电 的电网系统 | 110 千瓦的 村庄模式 微电网接 入系统改 造 | 20 | 8.5 | 15 | 40 | 60 | 30 | |||||
二、燃料及原材料替代类技术(11 项) | ||||||||||||||||
11 | 生活垃圾焚 烧发 电技术 | 电力行业 生活垃圾处 理及能源化 利用 | 通过垃圾 焚 烧对生活 垃 圾进行 减量化和稳定化处理,将垃圾的 内能转化 为 高品质的 热 能用于 发电,实现了生活垃圾的能源化 利用。 | 垃圾收 运体 系完善 ,垃 圾收运 量能 满足项 目建 设要求 | 日处理入 炉生活垃 圾 1200t | 31500 | 82000 | 20 | 30 | 260 | 765 | |||||
No. | 低碳技术 名称 | 适用 范围 | 主要技术内容 | 典型项目 | 目前推 广比例 (%) | 预计未来 5 年 | ||||||||||
适用的 技术条件 | 建设 规模 | 投资额 (万元) | 减排量 (tCO2/a) | 预期推广 比例 (%) | 总投入 (亿元) | 可形成的年 碳减排能力 (万tCO2) | ||||||||||
14 | 有机废气吸 附回 收技术 | 石油、化工、 印刷、机械 等行业 有机废气处 理 | 采用吸附、解析性能优异的颗粒 活性炭、活性炭纤维、蜂窝状活 性炭作为吸附剂,吸附工业企业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并 将有机溶剂回收再利用,实现了 清洁生产 和 有机废气 的 资源化 回收利用,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 放。 | 具 备 冷 却 水、电 、压 缩空气 等基 本条件 | 乙醇尾气 流 量 15424m3/h 的有机废 气回收装 置 | 403 | 2240 | <1 | 10 | 15 | 750 | |||||
15 | 有机废弃物 厌氧 发酵制备车 用燃 气技术 | 生物质能 有机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 利用高温 厌 氧发酵系 统 将有机 废弃物进行高效厌氧发酵,产生 沼气,并通过沼气净化提纯系统 将沼气净化提纯为车用燃气。 | 周边有 连续 性供气 需求 的企业 | 日处理有 机废弃物 497t | 5500 | 8000 | 5 | 20 | 30 | 60 | |||||
16 | 低碳喷 射混 凝土 技术 | 建筑行业 混凝土施工 | 该技术采用稀薄流喷射机具,使 用无碱液体速凝剂、惰性粉体(细 砂)和废弃的矿物外掺料进行定 量化配比设计,在提高喷射混凝 土强度的同时,充分利用废弃的 细砂(或工业石粉)和矿物外掺 料,节约了水泥用量。 | 隧道与 地下 工程( 含矿 山井巷 )以 及边坡 工程 (含市 政基 坑)等 领域 喷射混 凝土 初支结构 | 喷 射 混 凝 土 用 量 1160m3 | 150 | 98 | <1 | 20 | 60 | 70 | |||||
17 | 低水泥 用量 堆石 混凝土技术 | 建材行业 混凝土浇筑 施工 | 利用了较大比例的堆石,减少了 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在保证强 度等级的条件下,混凝土中堆石 的体积比例一般可以达到 55%~ 60%,降低温室气体CO2的排放。 | 大体积 混凝 土施工工程 | 总 库 容 为 160 万 m³, 混 凝 土 施 工量 17000m3 | 110 | 1480 | <1 | 5 | 8.5 | 135 | |||||
No. | 低碳技术 名称 | 适用 范围 | 主要技术内容 | 典型项目 | 目前推 广比例 (%) | 预计未来 5 年 | ||||||||||
适用的 技术条件 | 建设 规模 | 投资额 (万元) | 减排量 (tCO2/a) | 预期推广 比例 (%) | 总投入 (亿元) | 可形成的年 碳减排能力 (万tCO2) | ||||||||||
18 | 电石渣制水 泥规 模化应用技术 | 建材行业 水泥生产领 域 | 通过开发电石渣预烘干装备、烘 干与粉磨能力相匹配的立式磨 以及适合于高掺电石渣生料的 窑尾预分解系统的“干磨干烧” 新型干法工艺,解决电石渣废弃 物的利用难题,减少石灰石用 量,降低碳排放。 | 新建或改造 水泥生产线, 电石渣资源 充足 | 1200t/d 水 泥熟料生 产线 | 4000 | 70000 | <1 | 3 | 12 | 300 | |||||
19 | 发动机再制 造技 术 | 机械行业 发动机及其 零部件再制 造 | 发动机再制造是将进入大修期 的发动机按照再制造技术工艺 进行重新制造的过程,其技术、 工艺和设备等同于重新制造,是 使其性能达到或超过原型新品 水平的过程。由于再制造发动机 的原材料是回收的旧发动机,相 当于直接节省了钢铁等金属材 料,减少了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 排放。 | 适用于 5~ 13 升柴油发 动机的 再制 造 | 再制造发 动 机 3000 台 | 3900 | 1894 | <1 | 3 | 40 | 25 | |||||
20 | 全生物二氧 化碳 基降解塑料 制造 技术 | 轻工行业 新材料 | 通过二氧化碳和烃类在高效稀 土三元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聚 合反应,生产可降解塑料。每吨 可降解塑料产品可以消耗二氧 化碳 420kg,不仅减少化石原料 的使用,同时也有效利用了由火 力发电厂、石化企业等工业排放 烟气捕集提纯后的CO2。 | 具有稳 定的 CO2原料供应 | 年产 3 万 t 全生物二 氧化碳基 降解塑料 | 23000 | 13000 | 5 | 20 | 30 | 21 | |||||
No. | 低碳技术 名称 | 适用 范围 | 主要技术内容 | 典型项目 | 目前推 广比例 (%) | 预计未来 5 年 | ||||||||||
适用的 技术条件 | 建设 规模 | 投资额 (万元) | 减排量 (tCO2/a) | 预期推广 比例 (%) | 总投入 (亿元) | 可形成的年 碳减排能力 (万tCO2) | ||||||||||
21 | 废聚酯瓶片 回收 直纺工业丝技术 | 纺织行业 废聚酯瓶片 直纺工业丝 高值化回收 再利用 | 采用废聚酯瓶片液相增粘/均化 直纺产业用涤纶长丝技术,实现 废聚酯瓶片的再生循环利用,用 于替代原生涤纶工业丝,节约了 石油,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 适用于 废聚 酯瓶片 直纺 工业丝 高值 化回收 再利 用 | 5000t/a 直 纺再生涤 纶工业丝 生产线 | 700 | 22000 | <1 | 10 | 10 | 350 | |||||
22 | 沥青混 凝土 拌合 站天然 气替 代燃 油改造技术 | 交通运输行 业 沥青拌合站 | 将现有的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的 燃油式燃烧器升级改造为燃气式 燃烧器,改造后沥青混凝土的单 位加工能耗降低,节约了燃料使 用,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 使用燃油的 沥 青 拌 合 站,且附近 具有可接入 的天然气源 | 年 沥 青 混 合 料 生 产 10 万吨 | 110 | 790 | 14 | 50 | 14 | 110 | |||||
23 | 罐式煅 烧炉 密封 改造技术 | 有色金属行 业 炭素行业 | 通过集成使用煅烧炉负压密封节 能技术,阻止空气进入罐式煅烧 炉内,将排料口进入的空气阻断 降低了石油焦烧损,同时冷却水 用量减小,减少CO2排放。达到罐 式煅烧炉煅烧石油焦降低原料消 耗的目的,同时减小循环冷却水 量可取得节能效果,减少CO2 排 放。 | 已建成阳极 煅烧炉生产 , 线 | 12 万吨预 焙 阳 极 煅 烧 炉 生 产 线 | 800 | 25000 | 10 | 50 | 2 | 22 | |||||
No. | 低碳技术 名称 | 适用 范围 | 主要技术内容 | 典型项目 | 目前推 广比例 (%) | 预计未来 5 年 | ||||||||||
适用的 技术条件 | 建设 规模 | 投资额 (万元) | 减排量 (tCO2/a) | 预期推广 比例 (%) | 总投入 (亿元) | 可形成的年 碳减排能力 (万tCO2) | ||||||||||
三、工艺过程等非二氧化碳减排类技术(5 项) | ||||||||||||||||
24 | 低浓度瓦斯 真空 变压吸附提 浓技 术 | 煤炭行业 电力、燃气 及水的生产 和供应业技 术领域 | 采 用改 进的 真空 变压吸附 (VPSA)工艺,回收并提浓低 浓度瓦斯气,可有效减少甲烷 排放,增加能源供给。 | 浓 度 高 于 12% 的 低 浓 度瓦斯气 | 公称处理原 料气能力(CH4 浓 度 12% 以 上 ) 5000Nm3/h,公 称产品气(CH4 浓 度 30% 以 上)能力 1800 Nm3/h | 1310 | 25000 | <1 | 2 | 15 | 500 | |||||
25 | 降低铝电解生产 全过程全氟化碳 (PFCs)排放技术 | 有色金属行 业 铝电解 | 通过氧化铝 浓度定值控 制技 术、氧化铝下料异常处理与报 警及限电情 况下低阳极 效应 控制技术、阳极效应自动熄灭 技术、下料口维护技术减少生 产过程中 PFCs 的产生和排 放,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 | 各种型 号的 铝电解槽 。 | 274 台 300kA 电解槽 | 200 | 150000 | 5 | 30 | 2 | 280 | |||||
26 | 等离子体焚 烧处 理三氟甲烷 (HFC-23)技术 | 化工行业 HFC 处理 | 采用等离子体焚烧裂解技术, 使 HFC-23 或有机废气/废液 中的 ODS 组分在能量密集的 等离子炉内迅速分解,达到减 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 目的。 | 工业生 产过 程 中 有 HFC-23 的排 放 | 年 处 理 HFC-23 400t | 1200 | 4680000 | <1 | 4 | 0.5 | 900 | |||||
No. | 低碳技术 名称 | 适用 范围 | 主要技术内容 | 典型项目 | 目前推 广比例 (%) | 预计未来 5 年 | ||||||||||
适用的 技术条件 | 建设 规模 | 投资额 (万元) | 减排量 (tCO2/a) | 预期推广 比例 (%) | 总投入 (亿元) | 可形成的年 碳减排能力 (万tCO2) | ||||||||||
27 | HFC-23 高温焚烧 分解技术 | 化工行业 HFC 处理 | 利用燃气燃烧保持高温环境,使 各种有害物质在高温下被裂解 为新的可处理的物质。并通过吸 收、洗涤塔进行中和处理,实现 无害排放。 | 工业生产过 程 中 有 HFC-23 的排 放 | 年 处 理 HFC-23 能 力 500t | 2700 | 4800000 | <1 | 4 | 0.5 | 936 | |||||
28 | 应用副产四 氯化 碳制备含氟 单体 三氟丙烯技术 | 化工行业 有机硅 | 以四氯化碳、乙烯、HF 为原料, 经过调聚、氟化、脱酸三步反应 生产三氟丙烯,再用生产的三氟 丙烯制造新型合成材料氟硅橡 胶的单体 D3F,以及新型汽车空 调制冷剂 HFO-1234yf,实现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 工业副产的 四氯化碳供 应充足 | 年 产 500t 三氟丙烯 | 3800 | 2100000 | 5 | 30 | 3 | 2100 | |||||
No. | 低碳技术 名称 | 适用 范围 | 主要技术内容 | 典型项目 | 目前推 广比例 (%) | 预计未来 5 年 | ||||||||||
适用的 技术条件 | 建设 规模 | 投资额 (万元) | 减排量 (tCO2/a) | 预期推广 比例 (%) | 总投入 (亿元) | 可形成的年 碳减排能力 (万tCO2) | ||||||||||
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类技术(2 项) | ||||||||||||||||
29 | 二氧化碳的 捕集 驱油及封存技术 | 石化、电力 行业 CCUS | 将燃煤电厂、煤化工等企业排放 的烟气中低分压的CO2捕集纯化 出来,并进行压缩、干燥等处理 后,通过管道或罐车等方式输送 至CO2驱油封存区块;通过CO2注 入系统将CO2注入至地下,有效提 高油田采收率的同时实现CO2地 下封存;通过采出气CO2捕集系统 将返回至地面的CO2回收,并再次 注入至地下,实现较高的CO2封存 率。 | 具有排放量 大、稳定且 长期的CO2排 放源,且周 边(200km) 有丰富的适 合CO2驱油的 油藏资源 | 捕集利用 4 万tCO2/a | 7016 | 10400 | <1 | 1 | 3 | 20 | |||||
30 | 二氧化碳捕 集生 产小苏打技术 | 化工行业 CCUS | 该技术包含二氧化碳捕集及提 纯和小苏打生产两部分。通过高 效变压吸附 装置将烟道 气中CO2 浓度由 10%提至 40%以上,被吸 附的二氧化碳与联碱装置中的 纯碱或烧碱充分反应后生成小 苏打晶体,经离心机分离、干燥 获得小苏打产品,实现二氧化碳 的捕集和综合利用。 | 尾气二氧化 碳浓度 10% 以上 | 年处理 11000 万 Nm3烟道尾 气 | 6300 | 22000 | <1 | 5 | 7 | 24 | |||||
No. | 低碳技术 名称 | 适用 范围 | 主要技术内容 | 典型项目 | 目前推 广比例 (%) | 预计未来 5 年 | ||||||||||
适用的 技术条件 | 建设 规模 | 投资额 (万元) | 减排量 (tCO2/a) | 预期推广 比例 (%) | 总投入 (亿元) | 可形成的年 碳减排能力 (万tCO2) | ||||||||||
五、碳汇类技术(3 项) | ||||||||||||||||
31 | 秸秆生物质 炭农 业应用技术 | 农业 农田施肥及 土壤改良领 域 | 在封闭限氧条件下,将农作物秸秆 破碎,并于 350~550℃下经热裂 解产生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相物 质,固体部分主要是碱性的生物质 炭,可施用于农田,实现直接储碳, 并可抑制农田N2O的排放。同时, 利用生物质炭生产的复合缓释肥 还能减少氮肥施用量。 | 秸秆资源丰 富区域 | 年产 3 万 吨秸秆生 物质炭 | 7500 | 200000 | <1 | 2 | 56 | 520 | |||||
32 | 杉木人工林 增汇 减排经营技术 | 林业 森林经营 | 该技术通过增加乔木层碳吸收量 和减少土壤碳排放两个途径来实 现林地的碳汇。增强乔木层碳吸 收量主要通过优化立地条件选 择、经营模式(形成复层林冠结 构)、经营轮伐期等实现;而减少 土壤碳排放主要通过降低林地干 扰、增加林地地表覆盖、降低土 壤温度等,实现土壤碳排放和碳 流失的减少。 | 中等立地以 上的列入用 材林经营的 杉木林多代 连栽地 | 50 公顷杉 木林林场 | 182 | 275 | 10 (闽北 地区) | 30 (闽北 地区) | 0.35 | 24 (30 年累计 减排量) | |||||
33 | 油料植物能 源化 利用过程的CO2 减 排技术 | 林业 土地利用转 化与废弃物 处理 | 选育高产、高含油、高光效、高 抗逆和土地适应性强的良种,推 广种植,实现储碳功能;采用生 物质气化、液化、成型固化及热 电联产技术等,用以替代部分燃 煤,实现减排。 | 山地、丘陵、 沙漠等非耕 地 | 年产成型 颗粒 2 万 t | 3000 | 27500 | <1 | 5 | 60 | 580 |
Note:预期推广比例是指 5 年后技术应用达到的普及率。总投入指未来 5 年内预计对本项技术的投资总额。可形成的碳减排能力指第 5 年末应用本项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总的年减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