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translations on this site are unofficial and provided for reference purpose only.

To view translations, select English under Step 1 (at the right of the screen). Not every item is (fully) translated. If you’re still seeing Chinese, you can use machine translation, under Step 2, to make sense of the rest.

Want to help translate? Switch to English under Step 1, and check ‘edit translation’ (more explanation in the FAQ). Even if you translate just a few lines, this is still very much appreciated! Remember to log in if you would like to be credited for your effort. If you’re unsure where to start translating, please see the list of Most wanted translations.

Establishment and use of a national demand side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electricity (part 1)

Published on: April 8, 2014

Original title: 关于做好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运行[2014]734号)
Links: Original CN (url).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关于做好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工作的通知

发改办运行[2014]734号

 

北京市、河北省、江西省、河南省、陕西省、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经贸委、经委),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的部署,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开展,有效发挥电力需求侧管理在保障电力供应、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按照我委工作部署,我们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开发的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www.dsm.gov.cn,以下简称平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加快建设进程,规范建设标准,提前做好平台应用准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平台的重要作用
  国内外实践充分表明,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保障用电秩序,推动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平台是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广泛深入开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加快平台推广应用,有利于帮助用户实时、形象了解用电情况,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用电成本;有利于帮助电能服务企业拓展市场,持续深入开展电能服务;有利于引导电网企业从传统的能源供应商向现代能源供应服务商转变;有利于创新电力运行调节手段,加强信息引导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加快平台推广应用,既是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更好发挥电力需求侧管理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升经济运行调节水平的重要途径。各地经济运行调节部门要切实把握好当前加快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有利时机,加强组织和协调,密切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营造好的环境与条件,促使平台建设顺利进行,并提前做好平台应用的开发与管理工作。
二、科学把握平台总体架构和主要功能
(一)平台的逻辑架构包括主站、子站两个层级。
主站主要是实现在全国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所需的共性功能,提供权威信息和不存在地方差异的公共服务。各地方政府平台、电网企业平台、电能服务商平台、大用户平台均为子站,统一在主站上展示,主要是满足各相关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如地方政府平台主要是提供相应行政区域的信息、与行政区域相关的差异化公共服务。主站和子站之间通过统一的规约实现数据传输和共享。
(二)平台的物理架构为分布式布局。根据功能、数据来源的不同,主站目前由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江苏省经信委、电力需求侧管理培训办公室等单位和机构分别组织开发、维护,子站由各单位自行开发维护或委托主站运维单位开发维护。为节约资源、实现地方政府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城市可以建设一个物理子站或逻辑子站,不宜建设多个物理子站。电能服务商平台、大用户平台实行市场化运作,由平台所有者自愿选择是否在主站展示。对在主站展示的电能服务商平台和大用户平台,我委予以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三)平台功能主要包括门户和业务两类。门户类主要包括新闻动态、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机构名录等,用于满足各类用户的信息需求。业务类主要包括电网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网络培训、有序用电管理、经济分析、需求响应等内容,用于实施相关业务并进行管理。
三、加快平台体系建设
  (一)上半年完成主站开发。请国家电网公司组织所属有关机构尽快实现国家平台基本功能,完成安全评价,加快开发经济分析功能,丰富有序用电、需求响应等功能模块。请南方电网公司尽快实现所属区域相应功能的开发,提供相关数据,设立南方电网子站,并加强对相关省区平台建设的支持。请江苏省经信委组织有关单位加强对在线监测功能的管理和监督,规范数据接入和运用,为电能服务商平台和大用户平台接入主站提供服务。电力需求侧管理培训办公室负责网络培训功能的实现。争取于6月底前主站投入运行。
(二)今年完成省级子站开发。省级政府子站可以委托省级电网企业代建,委托主站运维单位在主站上建立逻辑子站,或自行组织建设。请各地电力运行主管部门充分考虑开发、运行维护的工作难度,于4月底前确定建设方式,组织开展相应的开发工作,尽量避免重复建设。请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安排部署相应省级电网企业支持配合有关地方政府子站的开发建设。原则上年底完成省级子站的开发,并上线运行。
(三)坚持统一标准。为确保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及管理规范,平台建设应满足《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技术规范(试行)》、《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管理规定(试行,2014)》的相关要求(详见附件1、2)。
四、提前做好平台应用准备工作
  (一)强化用电数据的精确采集和安全使用。请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进一步完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及用电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尽快实现用户分类统一编码,确保用电数据及时、准确,创造性开发有关分析模块,向主站、政府子站提供相应的数据,为提高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水平奠定基础,并注意保证数据安全。各地电力运行主管部门应全力支持,协调相关单位,实现有关数据的收集,并定期向主站报送。
(二)做好在线监测和管理、改造服务。各地经济运行调节部门要通过加强和改进服务,强化宣传培训和动员,大力支持电能服务商的发展,帮助用户实施在线监测,特别是加强对参与用电直接交易、执行差别电价的重点用电企业的引导。着重推进用电诊断,实现用电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促进科学用电、节约用电、安全用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附件:1、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技术规范(试行)
2、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管理规定(试行,2014)

[Attachment 2 in part 2 of this post; here]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2014年4月8日

附件1

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技术规范(试行)

 

 

 

     

  • 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总体结构图
  • 电能监测点设置规范(试行)
  • 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试行)
  • 采集服务器技术规范(试行)
  • 主站与子站数据接口规范(试行)

1

电能监测点设置规范(试行)

1  总则

为确保对电力用户电能数据采集满足需求侧管理的要求,使采集的电力用户的电能数据客观反映其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电源 Power supply

指电力用户电网中的电能的来源,包括电网、新能源、电厂、发电机等。

2.2  电力能效监测终端 power energy efficiency monitoring terminal

指采集、处理电气量和非电气量(如流量、压力、温度、湿度等)信息,并能与采集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的装置,简称监测终端。

2.3  主要用电设备 Main electrical equipment

指被电力用户定义为大功率的用电设备,包括风机,水泵,空压机,中央空调等用电设备。

2.4  重要用电设备 Important electrical equipment

指被电力用户定义为关键设备、安全消防设备的用电设施。

3  设置规范

3.1  电源关口

电力用户电源关口位置100%安装电力能效监测终端。

3.2  电源次级支线(出线)回路

电力用户变电站或开关站的出线各支线回路100%安装监测终端(备用回路除外),对于支线直接接入用电设备的回路的监测终端安装在变电站或开关房的出线开关位置,对于支线接入设备动力柜(或控制柜的)监测终端安装在动力柜中。

3.3  主要用电设备

电力用户的主要用电设备100%安装监测终端。

3.4  重要用电设备

电力用户的重要用电设备100%安装监测终端。

3.5  专用变压器

电力用户的专用变压器100%安装监测终端。

3.6  集中无功补偿装置

电力用户变配电室集中补偿电容柜100%安装监测终端。

3.7  变频器控制装置

电力用户安装变频器控制的50kW以上的大功率拖动设备100%安装监测终端。

3.8  能效项目关口

电力用户为提高能效而开展的技术改造项目所涉及的电源关口100%安装监测终端。

3.9  个性化需求

电力用户为满足生产管理个性化要求安装的监测终端。

 

4  覆盖要求

4.1  电源数据采集

电源端监测终端采集的负荷大于用户总用电负荷的90%。

4.2  用电设备数据采集

用电设备端或支线端监测终端采集的负荷总和大于用户总用电负荷的80%。

4.3  用户侧电能监测点敷设

一般情况下,用户侧电能监测点的敷设如下图所示。

2

 

 

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试行)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运输与贮存。 本规范适用于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制造、检验、使用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高温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Fc:  振动(正弦)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5169.11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成

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 17215.211—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 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 第11部分:测量

设备

GB/T 17215.321—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 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

级和2级)

GB/T 17215.352   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 第52部分:符号

GB/T 19582  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力能效监测终端 power  energy efficiency  monitoring  terminal

指采集、处理电气量和非电气量(如流量、压力、温度、湿度等)信息,并能与采集服 务器进行数据交换的装置,简称监测终端(监测终端分为五类,具体见附录)。

3.2    采集服务器 Acquisition  server

采集服务器是一台非 PC 型多功能的智能电能管理设备,提供数字化通信接口实现采集 指令与数据双向传输,它能够应用到基于 IP 的系统中,不仅允许访问和监视电力能效监测 终端等电力电子设备,还能在一个子站(区域)内通过信道从其管辖的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等 电力电子设备,采集、处理和存储用电和非电量等信息,通过远程信道与主站(或数据中心)进行信息交互。支持多种工业标准的通信协议,如 SOAP/XML、Modbus、M-Bus、Lontalk 等, 以及用户自编程驱动等。

3.3    电力需求响应 electric demand  response

指电力用户根据电价信号或激励机制做出响应并调整用电方式的行为,从而减少电网高 峰电力负荷,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成本、增加系统安全可靠性、促进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简称需求响应。

4   技术要求

4.1    气候环境条件

4.1.1    参比温度及参比湿度

参比温度为23℃;参比湿度为40%~60%。

4.1.2    温湿度

监测终端设备正常运行的环境条件见表1。

表1   环境条件分类

 

 

场所类型

 

级别

空气温度 湿度
范围

最大变化率

℃/h

 

相对湿度 b%

最大绝对湿度

g/m3

 

遮蔽

C1 -5~+45 0.5 5~95  

29

C2 -25~+55 0.5 10~100
户外 C3 -40~+70 1 10~100 35
协议特定 CX
注:1.温度变化率取 5 min 内平均值。

2.相对湿度包括凝露。

 

4.1.3    大气压力

除特殊要求外,大气压力为 63.0kPa~108.0kPa(海拔 4000m 及以下)。

4.2    机械影响

监测终端设备应能承受正常运行及常规运输条件下的机械振动和冲击而不造成失效和 损坏。机械振动强度要求如下:

a) 频率:10Hz~150Hz;

b) 位移幅值:0.075mm(频率≤60Hz);

c) 加速度幅值:10m/s2(频率>60Hz)。

4.3    工作电源

4.3.1    一般要求

 

监测终端可使用交流单相、三相四线或三相三线供电,也可使用其他供电方式。监测终 端使用交流三相四线或三相三线供电时,在断一相或两相电压的条件下,监测终端应能正常 工作,并与采集服务器正常通信。

4.3.2    交流供电的额定值及允许偏差

  1. a) 额定电压:220V/380V,57.7V/100V,允许偏差  -30%~+30%;
  2. b) 额定频率:50Hz,允许偏差 -6%~+2%。

4.3.3    交流供电的功率消耗

非通信状态下,功率消耗如下:

  1. a) 单相供电监测终端有功功耗不应大于 2W,视在功耗不应大于 5VA;
  2. b) 三相供电监测终端每相有功功耗不应大于 2W,视在功耗不应大于 5VA;
  3. c) 电流输入回路功率消耗不大于 0.25VA(单相);电压输入回路功率消耗不大于 5VA

(单相)。

4.3.4    失电后数据和时钟保持

监测终端供电电源中断后,应有数据和时钟保持措施;失电后,时钟正常工作,数据保 持时间不少于12个月。电源恢复时,保存数据不应丢失,内部时钟正常运行。

4.3.5    交流供电的抗接地故障能力

监测终端电源由非有效接地系统或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三相四线配电网供电时,在接地 故障及相对地产生10%过电压时,未接地的两相对地电压将达到1.9倍的标称电压;此时, 监测终端不应出现损坏。供电恢复正常后,监测终端应正常工作,保存数据应无改变。

4.4    结构

4.4.1    外壳及防护

4.4.1.1    机械强度

监测终端外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应符合GB/17215.211-2006中5.2.2.1的要求, 在外物撞击造成变形时不应影响其正常工作。

4.4.1.2    阻燃性能

非金属外壳阻燃性能应符合GB/T 5169.11的要求。

4.4.1.3    外壳防护性能

监测终端外壳的防护性能应符合GB 4208的要求,室内可采用IP50级,室外应采用IP51 级。

4.4.2    接线端子

  1. a) 强电端子和弱电端子应分开排列,具备有效的绝缘隔离。电压出线端子应与截面为

1.5mm2~2.5mm2  的引出线配合。其他弱电出线端子应与截面为 0.5  mm2~1.5mm2  的 引出线配合;

  1. b) 端子排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 4.4 的要求;
  2. c) 端子排的阻燃性能应符合 GB/T  5169.11 的要求;

 

  1. d) 端子盖内侧应刻印接线端子、辅助接线端子等接线图,接线图应清晰、不脱落。

4.4.3    接地端子

监测终端接地时,接地端子应与4mm2导线良好接触。

4.4.4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裸露的带电部分对地和其他带电部分,以及出线端子螺钉对金属盖板之间,最小电气间 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2的规定。海拔高度2000m及以上的 监测终端,电气间隙应按GB/T16935.1的规定进行修正。

表2   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额定电压 U

V

电气间隙

mm

爬电距离

mm

U≤25 1 1.5
25<U≤60 2 2
60<U≤250 3 4
250<U≤380 4 5

 

4.4.5    金属结构防腐

对正常运行条件下可能受到腐蚀的金属结构,应有防锈、防腐涂层或镀层。

4.4.6    显示

当监测终端配有显示功能时,显示要求如下:

  1. a) 应具有高对比度、宽视角;
  2. b) 应选用宽温度范围,在-25℃~70℃内能正常显示,在-40℃~80℃不损坏。

4.4.7    按键

当监测终端配有按键时,按键应灵活可靠,无卡死或接触不良现象,各部件应紧固。

4.4.8    安装部件

配备导轨、壁挂或嵌入安装的物理结构。

4.5    绝缘性能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考虑到气候环境影响及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经受的不同电压,仪表及 其连用的辅助装置(如有时),应具有足够的介电质量。

4.5.1    绝缘电阻

监测终端电气回路对地和电气回路的绝缘电阻要求如表3所示。

表3   绝缘电阻

额定绝缘电压U

V

绝缘电阻

测试电压

V

正常条件 湿热条件
U≤60 ≥10 ≥2 250
60<U≤250 ≥10 ≥2 500
U>250 ≥10 ≥2 1000
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应满足U>250V的要求。

 

4.5.2    绝缘强度

电源回路、交流电量输入回路、输出回路对地、电气隔离回路之间,以及输出继电器常 开触点回路之间,应耐受表4中规定的50Hz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绝缘强度试验时,不得 出现击穿、闪络现象,泄漏电流不应大于5mA。

表4   试验电压

单位:V

 

额定绝缘电压 U 试验电压有效值 额定绝缘电压 U 试验电压有效值
U≤60 500 125<U≤250 2000
60<U≤125 1500 250<U≤400 2500
注:1.  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间的试验电压不应低于 1500V;

2.  交直流双电源供电监测终端,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间的试验电压不应低于 2500V。

 

4.5.3    冲击电压

电源回路、交流电量输入回路、输出回路对地、无电气联系的回路之间,应耐受表5中 规定的冲击电压峰值,正负极性各5次。试验时应无击穿跳火、闪络或绝缘击穿等破坏性放 电现象。

表5   冲击电压峰值

单位:V

 

额定绝缘电压 U 试验电压有效值 额定绝缘电压 U 试验电压有效值
U≤60 2000 125<U≤250 5000
60<U≤125 5000 250<U≤400 6000
注:RS485 接口与电源回路间试验电压不应低于 4000V

 

4.6    温升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电路和绝缘体不应达到可能影响监测终端正常工作的温度。 监测终端的电流线路通过额定电流,电压线路以及通电周期比其热时间常数长的辅助电压线路加载1.15倍参比电压,环境温度为40℃时,外表面温升不应超过25K。

4.7    数据通信接口

4.7.1    通信接口

监测终端支持微功率无线、有线、电力线载波等。

4.7.2    数据传输误码率

 

微功率无线、电力线载波信道数据传输误码率不应大于10-4,光纤信道不应大于10-9,其 他信道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7.3    通信协议

监测终端应支持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的通信协议和国际国内相关协议。

4.7.4    通信单元性能

通信单元性能应符合电力能效监测终端通信协议技术标准的要求。

4.8    输入/输出回路

4.8.1    交流模拟量输入

交流采样模拟量输入有:

  1. a) 交流电压:根据实际需求接入电压模拟量,电压输入回路功率消耗不大于 0.5VA(单 相);
  2. b) 交流电流:根据实际需求接入电流模拟量,监测终端能承受 200%In(额定电流) 连续过载;耐受 20 倍额定电流过载 5s 不损坏。电流输入回路功率消耗不大于25VA(单相)。

4.8.2    状态量/数字量输入

状态量/数字量输入应为不带电的开/合切换触点。稳定额定电压输入时,每路状态量功 耗不大于0.2W。

4.8.3    直流模拟量输入

直流模拟量为流量、压力、温度、湿度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输入阻抗满足工业传感模 拟量标准。

4.8.4    控制输出

当监测终端配有控制输出时,控制输出要求如下:

  1. a) 输出口回路应有防误动作和便于现场测试的安全措施;
  2. b) 触点额定功率:交流 250V/5A,380V/2A 或直流 110V/0.5A 的纯电阻负载;
  3. c) 触点寿命:通、断上述额定电流不少于 105 次。

4.8.5    脉冲输出

当监测终端配有与其电量成正比的电脉冲或LED脉冲测试端口(有功、无功)时,脉冲 测试端口可用适当的测试设备检测,脉冲宽度为:80ms±20ms。电脉冲应经光电隔离后输出; LED脉冲采用超亮、长寿命LED作电量脉冲指示,测试端口能从正面触及到。

4.9    安全要求

根据系统安全要求,可选用安全存储、数据加/解密、双向身份认证、存取权限控制、 线路加密传输等安全控制技术。

4.10   功能要求

4.10.1    数据采集功能

 

4.10.1.1   直流模拟量采集

监测终端应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对一些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等)输出的直流 模拟量进行数据采集。直流模拟量测量准确度要求在±1%范围内。

4.10.1.2   状态量/数字量采集

监测终端应实时采集状态量/数字量信息,发生变位时应产生变位事件,并在最近一次 采集服务器查询时向其发送该变位信号。

4.10.1.3   交流模拟量采集

监测终端可按使用要求选配电压、电流等交流模拟量采集功能,测量电压、电流、功率、 功率因数、谐波等。交流模拟量采集要求应符合 GB/T 17215.321—2008 中 2 级交流电测量 设备要求。

4.10.2    数据存储功能

4.10.2.1   曲线数据

曲线数据的数据采集间隔时间可设置,默认间隔为15min(最短间隔1min),默认保存 最近7d的数据,采样数据项:

  1. a) 正反向有功、无功,四象限无功;
  2. b) A、B、C 各相电流、电压;
  3. c) A、B、C 各相及总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
  4. d) 非电气量数据;
  5. e) 基波功率、总谐波功率;
  6. f) 电压、电流的总、分次谐波(2-21 次)含有率;
  7. g) 需量;
  8. h) 电压、电流不平衡度。

4.10.2.2   日冻结数据

日冻结时间可设置,默认每日24点冻结,默认保存最近2个月数据,采样数据项:

  1. a) 总有功电量; b) 总无功电量; c)  最大需量;
  2. d) A、B、C 相电压越下限、越上限累计时间,上、下限指标可设置。

4.10.2.3   月冻结数据

月冻结时间可设置,默认每月月末24点冻结,默认保存最近36个月数据,采样数据项:

  1. a) 总有功电量;
  2. b) 总无功电量;
  3. c) A、B、C 相电压越下限、越上限累计时间;

d)

  1. e) 最大需量及其发生时间

4.10.2.4   事件记录存储

监测终端应能保存最近100条事件记录。

 

4.10.3    数据处理

4.10.3.1   时钟召测和对时

监测终端应能接收采集服务器或本地端口的时钟召测和对时命令。在-25℃~+60℃温度 范围内,时钟准确度不大于±1s/d;在参比温度(23℃)下,时钟准确度不大于±0.5s/d。

4.10.3.2   参数设置和查询

监测终端可通过采集服务器设置和查询配置参数、限值参数、通信参数等,可查询监测 终端硬件版本号和软件版本号。

4.10.3.3   事件及报警功能

事件及报警功能可配置,事件包括:

ABC电压偏差越限事件记录、谐波越限事件记录;ABC电压、电流不平衡越限记录; 功率因数越限记录;闪变事件记录(长时、短时);上电、掉电、电量示值清零、断相ABC、 参数设置、校时事件记录;失压(全ABC),失流(全ABC)事件记录、非电气量数据异 常事件等。

4.10.4    数据传输

4.10.4.1   中继转发(选配)

具有中继转发功能的监测终端应按需求设置中继转发功能。采集服务器应通过监测终端 的中继转发功能采集其他监测终端、电能表、智能传感器或其他仪表数据。

4.10.4.2   与采集服务器通信

与采集服务器进行通信应符合4.7.3规定的通信协议,接收并响应采集服务器的命令,向 采集服务器传送数据。

4.10.5    监测终端维护

4.10.5.1   本地状态指示

监测终端应有本地状态指示,指示监测终端电源、通信、抄收等工作状态。

4.10.5.2   本地维护接口

监测终端应有本地维护接口,设置监测终端参数,升级软件等。

4.10.5.3   自检自恢复

监测终端应有自测试、自诊断功能,监测终端部件工作异常应有记录。监测终端应记录 每日自恢复次数。

4.10.5.4   监测终端初始化

监测终端接收到下发的初始化命令后,应对硬件、参数区、数据区初始化,参数区置为 缺省值,数据区清零。命令执行时,监测终端应保证初始化事件记录不被清除,并自动保存 该事件的相应数据。

4.10.5.5   脉冲输出

 

监测终端可选配与其电量成正比的电脉冲或LED脉冲测试端口(有功、无功)。

4.10.6    扩展功能

4.10.6.1   显示功能

监测终端可选配显示屏。

4.10.6.2   按键

监测终端可选配按键。

4.10.6.3   控制输出

监测终端可选配控制输出。

4.10.6.4   需求响应

  1. a) 监测终端可接收需求响应信息;
  2. b) 监测终端可上传需求响应回答信息。

4.10.6.5   监测终端软件升级

  1. a) 监测终端软件可通过通信信道实现在线升级;
  2. b) 软件升级后监测终端正常工作。

4.10.6.6   电力能效计算

利用监测终端采集的数据,通过嵌入能效模型,计算出被监测设备或者系统的用能转换 效率。

4.11   电磁兼容性

4.11.1    静电放电抗扰度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加在监测终端外壳和人员操作部分上的8kV直接静电放电,以及邻 近设备的间接静电放电时,监测终端不应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4.11.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监测终端除应承受工作频带外,在表6规定的射频辐射电磁场骚扰下,不应发生错误动 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4.11.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在表6规定强度的传导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骚扰下,监测终端不应发生错误动作和损 坏,并能正常工作。

表6   电磁兼容试验参数

 

试验项目 等级 试验值 试验回路 要求
静电放电抗扰度 4 8 kV,直接及间接 外壳,RS485 通 信接口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损坏、无死机。试验后监测终端抄收数据准确、工 作正常。
射频辐射电磁场抗扰度 3 / 4 10 V/m(80  MHz1000  MHz)30 V/m(1.4GHz~2GHz) 整机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损坏、无死机;监测终端抄收数据准确、工作正常。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 度 1.0  kV(耦合) RS485 通信线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损坏、无死机。抄收数据准确、通信正常。
3 1.0  kV 状态信号输入 回路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损坏、无死机。状态量采集正常,抄收数据准确、 通信正常。
4 4.0  kV 电源回路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损坏、无死机。抄收数据准确、通信正常。
浪涌(冲击)抗扰度 2 1.0  kV(共模) 状态信号输入 回路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损坏、无死机。试验后监测终端抄收数据准确、通 信正常。
4 4.0kV(共模)、2.0kV(差模) 电源回路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损坏、无死机。试验后监测终端抄收数据准确、通 信正常。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3 10 V(非调制) 电源端和保护接地端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损坏、无死机;监测终端抄收数据准确、工作正常。
工频磁场抗扰度 400 A/m 整机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损坏、无死机;监测终端抄收数据准确、工作正常。
高频阻尼振荡波抗扰度 2 1.0  kV(共模) 状态信号输入回路、RS 485 接 口、交流电压、 电流输入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损坏、无死机。 状态量采集、抄收数据准确,通信 正常。
4 2.5 kV(共模)、1.25 kV(差模) 电源回路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损坏、无死机。抄收数据准确、通信正常。

 

4.11.4    浪涌(冲击)抗扰度

表6规定强度的浪涌骚扰下,监测终端不应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4.11.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在频率150kHz~80MHz、试验电平10V的射频场感应电磁骚扰下,监测终端不应发生错误 动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4.11.6    工频磁场抗扰度

在频率50Hz、磁场强度400A/m的工频磁场影响下,监测终端不应发生错误动作,并能正 常工作。

4.11.7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在电源电压突降及短时中断时,监测终端不应发生死机、错误动作或损坏,电源电压恢 复后保证监测终端存储数据无变化,并能正常工作。

4.11.8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

 

在表6规定强度的,由电源回路或信号、控制回路传入的1MHz的高频衰减振荡波的骚扰 下,监测终端不应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4.12   可靠性要求

监测终端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低于2×104h。

5   试验方法

5.1    一般要求

5.1.1    试验条件

5.1.1.1    气候环境条件

试验期间,环境条件应相对稳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1. a) 温度:+15℃~+35℃;
  2. b) 相对湿度:25%~75%,其中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相对湿度:30%~60%;
  3. c) 大气压力:0 kPa~108.0kPa。

5.1.1.2    电源条件

试验时电源条件为:

  1. a) 频率:额定频率,允许偏差-2%~+1%;
  2. b) 电压:额定电压,允许偏差±5%。

5.1.2    试验设备

测量仪表的准确度应优于被测参数准确度的1/10以上。

5.2    结构和机械试验

5.2.1    一般检查

外观和结构检查时,不应有明显的凹凸痕、划伤、裂缝和毛刺,镀层不应脱落,标牌文 字、符号应清晰、耐久,接线应牢固。

5.2.2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按GB/T  16935.1-2008中第5章的规定测量端子间的电气间隙和爬 电距离。

5.2.3    外壳和端子着火试验

在非金属外壳和有端子排及相关连接件的模拟样机上按GB/T 5169.11的要求试验时,应 符合下列要求:

  1. a) 模拟样机使用的材料应与被试监测终端相同;
  2. b) 端子排的热丝试验温度为:(960±15)℃,外壳的热丝试验温度为:(650±10)℃, 试验时间 30s;
  3. c) 在施加灼热丝期间和其后的 30s 内,观察样品的试验端子及周围,应无火焰或不灼 热;样品在施加灼热丝期间产生火焰或灼热,但应在灼热丝移去后 30s 内熄灭。

5.2.4    振动试验

 

受试监测终端不包装、不通电,固定在试验台中央。按GB/T  2423.10的规定试验:

  1. a) 频率范围:10Hz~150Hz;
  2. b) 位移幅值:075 mm(频率≤60Hz); c)  加速度幅值:10 m/s2(频率>60Hz); d)   每轴线扫频周期数:20;
  3. e) 试验后检查受试设备应无损坏和紧固件松动脱落现象,功能和性能符合 4.1 至 12 的要求。

5.3    气候影响试验

5.3.1    高温试验

按GB/T2423.2规定的Bb类试验,将被试监测终端在非通电状态下放入高温试验箱的中 央,升温至4.1规定的最高温度保温2h,然后通电0.5h,功能和性能符合4.1至4.12的要求。

5.3.2    低温试验

按GB/T2423.1规定的Ab类试验,将受试监测终端在非通电状态下放入低温试验箱的中 央,降温至4.1规定的最低温度保温2h,然后通电0.5h,功能和性能符合4.1至4.12的要求。

5.3.3    湿热试验

按GB/T 2423.3的规定试验。试验要求如下:

  1. a) 试验箱内保持温度(40±2)℃、相对湿度(93±3)%,试验周期为 2d;
  2. b) 试验结束前 5h,在湿热条件下绝缘电阻不应低于 2MΩ;
  3. c) 试验结束后,在大气条件下恢复 1h~2h,功能和性能符合 1 至 4.12 的要求;
  4. d) 检查监测终端金属部分应无腐蚀和生锈。

5.4    温升试验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电路和绝缘体不应达到可能影响监测终端正常工作的温度。试验要 求如下:

  1. a) 监测终端电流线路通过最大电流,对电压线路以及通电周期比其热时间常数长的辅 助电压线路,加载 1.15 倍参比电压;
  2. b) 外表面温升在环境温度为 40℃时不应超过 25K;
  3. c) 在 2h 的试验期间内,监测终端不应受到风吹或直接的阳光照射;
  4. d) 试验后,监测终端不应受损坏,功能和性能符合 4.1 至 4.12 的要求。

5.5    绝缘性能试验

绝缘性能试验应按照GB/T 17215.211—2006中7.3的规定试验。

5.6    电源影响试验

5.6.1    电源断相试验

按4.3.1的要求进行电源断相试验,试验时监测终端应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符合4.1 至4.12的要求。

5.6.2    电源电压变化试验

 

将交流电压变化到4.3.2规定的极限值时,被试监测终端应能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符 合4.1至4.12的要求。

5.6.3    功率消耗试验

5.6.3.1    整机功率

在监测终端非通信状态下,用准确度不低于1.0级的三相多功能标准表测电源回路的电 流值(A)和电压值(V),其乘积数(VA)即为视在功耗,读取标准表有功功率值即为有功 功耗,其值应符合4.3.3的规定。

5.6.3.2    输入回路功率

在输入额定电压和电流时,用高阻抗电压表和低阻抗电流表测量交流电压、电流输入回 路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其乘积(VA)即为功率消耗,每相电流输入回路功率消耗不应大于0.25VA;每相电压输入回路功率消耗不应大于0.5VA。

5.6.4    短时过电流影响

短时过电流影响试验应按照GB/T 17215.321—2008中7.2的规定试验。

5.6.5    数据和时钟保持

记录监测终端中已有的各项数据和时钟显示,断开供电电源3d后,再合上电源,检查各 项数据应无改变和丢失,时钟走时应正确。

5.6.6    抗接地故障能力

抗接地故障能力试验应按照GB/T 17215.211—2006中7.4的规定试验。

5.7    功能试验

5.7.1    一般要求

功能试验时,应将测试主机、被测试监测终端和相关设备连接成一个测试系统,功能试 验结果应符合4.10的规定。

5.7.2    数据采集试验

5.7.2.1    直流模拟量/交流模拟量数据

监测终端应能正确采集4.10规定的数据项。通过测试主机查看监测终端采集的数据是否 与被采集的数据保持一致。

5.7.2.2    状态量

对于具备状态量采集功能的监测终端,采用状态量变位的测试方法,在状态量端子和信 号地之间短接,通过测试主机查看监测终端的状态量状态监测是否变位,是否有状态变位事 件产生。

5.7.3    数据存储实验

根据4.10.2的要求,监测终端应能按要求存储各采样周期及时间段的数据和曲线。在测 试时间内,通过测试主机查看监测终端存储的数据是否存储相应的数据。

 

5.7.4    数据处理试验

5.7.4.1    事件数据处理实验

测试主站对监测终端配置事件参数,并对监测终端进行上电和引发其他异常情况,监测 终端应记录所发生事件,通过测试主站应能查到相关事件记录和收到监测终端主动上报事 件。

5.7.4.2    走时误差

用标准秒表作为基准,记录监测终端时钟与基准的初始差值S1,24 h后再次记录监测终 端时钟与基准的初始差值S2,|S2-S1|的结果应小于1s。

5.7.4.3    参数设置和查询

按4.10.3.2的要求,测试主站向被试监测终端设置各项参数,并通过召测到的结果应与 设置参数值一致。

5.7.4.4    能效计算检验

按4.10.6.7的要求,输入系统所需能耗参数计算所得被测设备或者系统的效率值结果应 与被测设备或系统的理论计算效率值一致。

5.7.5    数据传输试验

5.7.5.1    通信接口试验

测试主站向监测终端发出各种指令,监测终端应准确返回相应数据。

5.7.5.2    通信协议一致性试验

监测终端的通信协议应符合相关通信协议标准要求。

5.7.6    维护试验

根据4.10.5的要求,检查监测终端的各项维护功能,应能正常执行。通过测试主站发送 相关指令,监测终端应正确返回相应数据。

5.7.7    扩展功能试验

根据4.10.6的要求,检查监测终端的各项扩展功能,应能正常执行。通过测试主站发送 相关指令,监测终端应正确返回相应数据。

5.8    电磁兼容性试验

电磁兼容性试验应按照GB/T 17215.211—2006中7.5的规定试验。试验后,功能和性能 应符合4.1至4.12的要求。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检验可分为验收检验和型式检验。

6.2    验收检验

 

6.2.1    项目和建议顺序

对于到货的监测终端,应按型号、生产批号划分为组,按表7的项目和建议顺序逐个检 验。

6.2.2    不合格判定

检验中出现任一A类或两个B类检验项目不合格时,判该监测终端为不合格。

6.3    型式检验

6.3.1    周期

下列情况下,监测终端应进行型式检验:

  1. a) 新产品或老产品恢复生产时;
  2. b) 设计和工艺有重大改进时;
  3. c) 批量生产或连续生产的监测终端满 2 年时;
  4. d) 可靠性验证试验在生产定型时进行,或按客户要求,在系统试运行时进行。

6.3.2    抽样

型式检验的样品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监测终端中随机抽取。按GB/T 2829-2002选择判别水平Ⅰ,不合格质量水平RQL=30的一次抽样方案,即

(1)

式中:——样本大小;

Ac——合格判定数;

Re——不合格判定数。

6.3.3    不合格分类

按GB/T 2829-2002规定,不合格分为A、B两类。各类的权值定为:A类1.0,B类0.5。

6.3.4    合格或不合格判定

检验项目不合格类别的划分见表7,当一个样本不合格检验项目的不合格权值的累积数 不小于1时,则判为不合格品;反之为合格品。

对一个样本的某个试验项目发生一次及以上的不合格,均按一个不合格计。

6.4    项目和顺序

检验项目和建议顺序如表7所示。

表7   试验项目和建议顺序

 

建议顺序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验收检验 不合格类别
1 结构 B
2 功能 √a A
3 数据通信接口 √* A
4 通信协议一致性 √* A
5 电源影响(电源断相、电压变化) √* A
6 功率消耗 √* B
7 接地故障能力 A
8 高温 √* A
9 低温 √* A
10 温升 √* A
11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A
12 工频磁场抗扰度 A
1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A
14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A
15 静电放电抗扰度 A
16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A
17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 A
18 浪涌抗扰度 A
19 绝缘电阻 √* A
20 绝缘强度 √* A
21 冲击电压 √* A
22 机械振动 B
23 湿热 B
 

注:验收检验中“√”表示应做的项目,“√*”表示批次抽查的项目。

a   指功能和性能中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功能。

 

7   标志、运输、贮存

7.1    标志

7.1.1    产品标志

监测终端标志文字应为规范中文,并可同时使用外文。监测终端标志应清晰、牢固,易 于识别。使用符号应符合GB/T  17215.352的规定。

监测终端上应有下列标识:

  1. a) 制造年份;
  2. b) 出厂编号;
  3. c) 名称及型号;
  4. d) 制造厂名称及注册商标;
  5. e) 监测终端的相、线数(例如:单相二线、三相三线、三相四线);
  6. f) 参比电压、参比频率;
  7. g) 参比温度(非 23℃时,应标出);
  8. h) 工作状态指示。

7.1.2    接线标志

 

接线端子应有清楚和不易擦除的文字、数字和符号说明。监测终端的端子盖板背面应有 端子与外电路的连接线路图。

7.1.3    包装标志

监测终端的包装标志应满足GB/T 13384的要求。

7.2    运输

监测终端的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要求。 包装完整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雪的直接淋袭,并防止受到剧烈的撞击和振动。

7.3    贮存

监测终端的贮存环境条件应符合:

  1. a) 温度:-25℃~+55℃;
  2. b) 相对湿度:5%~100%(包括凝露);
  3. c) 无腐蚀性气体。

 

附录

电力能效监测终端配置建议表

终端功能 热工型(Ⅰ型) 热工电量型(Ⅱ型) 基本电量型(Ⅲ型) 谐波电量型(Ⅳ型) 电能质量电量型(Ⅴ型) 备注
非电气量测量 流量
温度
压力
湿度
其他数据
电气量测量 相、线电压测量
电流测量
中性线电流测量
功率因数测量
有功、无功功率测量
基波功率测量
谐波功率测量
电压不平衡度测量
电流不平衡度测量
电流、电压低次谐波测量2次~21次
电流、电压高次谐波测量22次~50次
电流、电压总畸变测量
总谐波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闪变测量
频率测量
电能量测量

(可定时冻结,设置日月年冻结,也可按小时冻结。)

分相,合相有功电量测量
分相,合相无功电量测量
跨月电量结算 周期性电量结算
电能量冻结 随机性电量冻结
测量数据记录

(曲线记录可设置记录时间间隔,最短1min,缺省15min)

功率(有功、无功、功率因数)曲线 √* √* √* √* 可配
总谐波(畸变、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曲线 √* √*
电压曲线 √* √* √* √*
电流曲线 √* √* √* √*
温度曲线 √* √*
流量曲线 √* √*
压力曲线 √* √*
湿度曲线 √* √*
其他非电气量数据曲线 √* √*
闪变曲线 √*
电压不平衡度曲线 √*
电流不平衡度曲线 √*
电流、电压低次谐波测量2次~21次 √* √*
电流、电压高次谐波测量22次~50次 √*
电压越上限、越下限累计时间 日、月数据
事件记录 功率因数越限事件
非电气量异常事件
ABC电压偏差越限事件
谐波越限事件
ABC电压、电流不平衡越限
闪变事件记录(长时、短时)
上电、掉电、清零、参数设置、校时事件
断相ABC、失压(全ABC),失流(全ABC)事件
通讯 RS485等 从采集端到集中采集终端,根据现场施工可选择通讯方式,模块可互换,光纤通信接口选配

微功率无线:470M、wifi、Zigbee等。RS485接口应能正反接都能通讯。

微功率无线模块接口
电力线载波模块接口
以太网 √* √* √* √* √*
光纤 √* √* √* √* √*
本地维护口 标配:红外口、RS485
中继转发口 √* √* √* √* √*
IO口配置 状态量输入 标配:2路;可扩展到4路;
直流模拟量输入 不低于2路
控制输出接口 √* √* √* √* √*
硬时钟
网络对时
显示 显示 √* √* √* √* √*
按键 按键 √* √* √* √* √*
电源输出 传感器电源 √* √* √* √* √* 向传感器提供电源
脉冲输出功能 脉冲输出 √* √* √* √*
需求响应功能 需求响应 √* √* √* √*
软件升级功能 软件升级 √* √* √* √* √*
能效数据分析 能效计算 √* √* √* √* √*
注:√表示必配,√*表示选配

 

 

采集服务器技术规范(试行)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采集服务器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规范适用于为电力需求侧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企业在线监测电能服务平台子站设置的采集服务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定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 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2421.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概述和指南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的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idt IEC 60068-2-1:1990)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的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idt IEC 60068-2-2:1990)

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的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交变温热(12h+12h循环)(IEC 60068-2-30:2005)

GB/T 17626.1-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抗扰度试验总结(IEC 61000-4-1:2000,IDT)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2001,IDT)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3:2004,IDT)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4:2002,IDT)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5:2005,IDT)

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6:2006,IDT)

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11:2004,IDT)

GB/T 19582-2008 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

GB/Z 20177.1~4-2006 控制网络LonWorks技术规范第1部分~第4部分

IEEE802.3-2008 《信息技术 系统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 局域网和城域网 特殊要求 第3部分:载波检测多址存取 采用冲突检测(CSMA/CD)的存取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SO/IEC8802-3-2000《信息处理系统.区域网络第3部分: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检波复合存取的存取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采集服务器Acquisition server

采集服务器是一台非PC型多功能的智能电能管理设备,提供数字化通信接口实现采集指令与数据双向传输,它能够应用到基于IP的系统中,不仅允许访问和监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等电力电子设备,还能在一个子站(区域)内通过信道从其管辖的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等电力电子设备,采集、处理和存储用电和非电量等信息,通过远程信道与主站(或数据中心)进行信息交互。支持多种工业标准的通信协议,如SOAP/XML、Modbus、M-Bus、Lontalk等,以及用户自编程驱动等。

3.2  电力能效监测终端Electrical energy efficiency monitoring terminal

指采集、处理电气量和非电气量(如流量、压力、温度、湿度等)信息,并能与采集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的装置,简称监测终端。

3.5  数据中心data-center

组织和存储平台提供各类服务功能所需的数据。

3.6  数据采集  data acquisition

从数据源收集、识别和选取数据的过程。

3.7   数据传输  data transmission

表示借助信道上的信号将数据从一处送往另一处的操作。

4  技术要求

4.1  一般要求

采集服务器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

4.2  环境条件

采集服务器正常运行的气候环境条件见表1。

1 气候环境条件分类

场所类型 级别 空气温度 湿度
范围℃ 最大变化率a℃/h 相对湿度b% 最大绝对湿度g/m3
遮蔽 C1 -5~+45 0.5 5~95 29
C2 -25~+55 0.5 10~100
户外 C3 -40~+70 1 10~100 35
协议特定 CX
1.                 温度变化率取5 min 时间内平均值。

2.                 相对湿度包括凝露。

4.3  大气压力

63.0kPa~108.0kPa(海拔4000m及以下),特殊要求除外。

4.4  工作电源

  1. 单相供电额定电压:交流220×(1士20%)V。
  2. 频率:50×(1士5%)Hz。
  3. 功率消耗:正常工作情况下,有功功耗应不大于10W
  4. 失电数据和时钟保持:供电电源中断后,数据和时钟保持时间应不少于十二个月。电源恢复时,保存数据不丢失,内部时钟正常运行。

4.5  机械影响

应能承受正常运行及常规运输条件下的机械振动和冲击而不造成失效和损坏。机械振动强度要求:

  1. 频率范围:10Hz~150Hz;
  2. 位移幅值:075mm(频率≤60Hz);
  3. 加速度幅值:10m/s2(频率>60Hz)。

4.6  结构

4.6.1  外形尺寸

本规范不做定义,根据设计而定。

4.6.2  外壳及其防护性能

  1. 机械强度:外壳在外物撞击造成变形时应不影响采集服务器正常工作;
  2. 阻燃性能:非金属外壳应符合GB/T 5169.11的阻燃要求;
  3. 外壳防护性能:外壳的防护性能应符合GB 4208规定的要求,室外采用IP51级,室内采用IP50级;

4.6.3  接线端子

  1. 强电端子和弱电端子分开排列,具备有效的绝缘隔离。电压出线端子的结构应与截面为5~2.5mm2的引出线配合。采集服务器其它弱电出线端子的结构应与截面为0.5~1.5mm2的引出线配合;
  2. 端子排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2的要求;
  3. 端子排的阻燃性能应符合GB/T 5169.11的阻燃要求;
  4. 应在端子侧刻或丝印接线端子、辅助接线端子等标识并清晰、永久不脱落。

4.6.4  接地端子

如果需要接地,接地电阻小于等于1Ω,接地端子应能与4mm2导线良好配合接触。

4.6.5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应具有表2规定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对于工作在海拔高度2000m以上的采集服务器电气间隙应按GB/T 16935.1 的规定进行修正。

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额定电压V 电气间隙mm 爬电距离mm
U≤25 1 1.5
25<U≤60 2 2
60<U≤250 3 4
250<U≤380 4 5

4.6.6  金属部分的防腐蚀

对正常运行条件下可能受到腐蚀或能生锈的金属部分,应有防锈、防腐的涂层或镀层。

4.6.7  状态指示

应具有电源、工作等运行状态指示。

4.7  绝缘性能要求

4.7.1  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要求如表3所示:

绝缘电阻

额定绝缘电压

V

绝缘电阻

测试电压

V

正常条件 湿热条件
U≤60 ≥10 ≥2 250
60<U≤250 ≥10 ≥2 500
U>250 ≥10 ≥2 1000

4.7.2  绝缘强度

电源、通信回路对地、电气隔离的各回路之间,应耐受如表4中规定的50Hz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绝缘强度试验。试验时不得出现击穿、闪络现象,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mA。

试验电压

单位:V

额定绝缘电压 试验电压有效值 额定绝缘电压 试验电压有效值
U≤60 500 125<U≤250 2000
60<U≤125 1500 250<U≤400 2500
注:对于交直流双电源供电的,采集服务器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间的试验电压不低于2500V。

4.7.3  冲击电压

电源、通信回路对地和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应耐受如表5中规定的冲击电压峰值,正负极性各5次。试验时应无破坏性放电(击穿跳火、闪络或绝缘击穿)现象。

冲击电压峰值

单位:V

额定绝缘电压 试验电压有效值 额定绝缘电压 试验电压有效值
U≤60 2000 125<U≤250 5000
60<U≤125 5000 250<U≤400 6000
  注:RS-485或其它通信接口与电源回路间试验电压不低于4000V

4.8  温升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电路和绝缘体不应达到可能影响采集服务器正常工作的温度。

4.9  数据传输信道

4.9.1  通信介质

通信介质可采用微功率无线、有线、电力线等。

4.9.2  数据传输误码率

微功率无线信道数据传输、电力载波传输误码率应不大于10-4,有线信道数据传输误码率应不大于10-6,其他信道的数据传输误码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9.3  通信协议

  1. 上行支持基于TCP/IP协议的Socket和Web Service的数据接口;
  2. 下行支持电力能效监测系统等通信协议。

4.10  功能和性能要求

4.10.1  参数设置

  1. 监测终端等设备配置,包括数据类型选择、采样周期设置;
  2. 系统时间设置;
  3. 存储参数、存储时间间隔的设置,二进制或文本存储文件格式设置,先进先出或存满即止存储方式设置;
  4. 事件触发的时间表设置,时间精度可精确到时、分;
  5. 报警触发条件设置、事件记录设置,以及报警信息发送用户所需的电子邮件设置;
  6. TCP/IP网络参数设置,涉及TCP安全设置包括浏览器访问密码和端口、FTP访问密码和端口、SOAP/Web Service密码和端口;
  7. 下行网络设备地址、传输速率配置。

4.10.2 子站部署

可远程对子站的采集服务器和监测终端进行配置、诊断及软件升级。

4.10.3 电力用户服务

  1. 本地管理可在本地对监测终端等设备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参数设置、软件升级、替换登录以及故障诊断。
  2. 可对采用有线、无线、电力线载波作为信息传输载体的监测终端等设备进行配置,并可在本地进行配置,也可远程进行配置;
  3. 对下行网络具备扩展和自适应能力,当满足子站允许接入设备的数量,增加或减少监测终端等设备时应不影响网络的可靠性;
  4. 可通过时间表按照时、日、周或月对监测终端等设备下发控制指令,时间表可通过主站软件进行调整,可与主站时钟进行同步;
  5. 数据记录可实现监测终端等设备指定参数的本地数据存储,当采集服务器与主站通信故障时,本地数据存储应使主站采集数据不会缺失;
  6. 事件记录可以记录采集服务器和监测终端的报警信息,可根据报警信息对所管理网络下发控制指令。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报警信息至用户;
  7. 通信网络接入应支持IP局域网和广域网协议以及互联网标准协议,包括TCP、IPv4、DHCP、DNS、FTP、SMTP等,并可扩展为IPv6;
  8. 可以使用本地局域网、以太网、WiFi无线网络,也可通过无线接口装置链接移动通信网络GPRS/CDMA/3G等与主站进行通信。

4.10.4 数据采集、存储与传输

  1. 应能实时在线采集来自监测终端等设备的各类数据;
  2. 存储有功电量、有功功率及需量;
  3. 上行数据传输应符合标准通信协议的要求;
  4. Internet网络连接断开,仍可管理监测终端等设备,其数据应能被采集服务器采集并存储,网络恢复时能自断点时刻恢复数据传输;
  5. 可同时连接不少于32台监测终端等设备,应能实时采集并存储电量和非电量数据;
  6. 存储器容量应满足持续存贮数据不少于3天;
  7. 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数据传送至主站,应按采集数据的时间间隔传输数据并保持连续,传输采集数据的时间间隔为1分钟至15分钟可调。

4.11  电磁兼容性要求

4.11.1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采集服务器在电源电压突降及短时中断时,不应发生死机、错误动作或损坏,电源电压恢复后保证存储数据无变化,并能正常工作,应符合4.10功能和性能要求。

4.11.2  工频磁场抗扰度

采集服务器应能抗御频率为50Hz、磁场强度为400A/m的工频磁场影响而不发生错误动作,并能正常工作,应符合4.10功能和性能要求。

4.11.3  射频辐射电磁场抗扰度

采集服务器应能承受工作频带以外,如表6所示强度的射频辐射电磁场的骚扰不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应符合4.10功能和性能要求。

电磁兼容试验的主要参数

试验项目 等级 试验值 试验回路 要求
工频磁场抗扰度 × 400 A/ m 整机 试验时无损坏、无死机;抄收数据准确、工作正常。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3 / 4 10 V/ m(80 MHz1000 MHz)

30 V/ m(1.4GHz~2GHz)

整机 试验时无损坏、无死机;抄收数据准确、工作正常。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3 10 V(非调制) 电源端和保护接地端 试验时终端无损坏、无死机;抄收数据准确、工作正常。
静电放电抗扰度 4 8 kV,直接及间接 外壳,RS485或其他通信接口 试验时无损坏、无死机。试验后抄收数据准确、工作正常。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3 1.0 kV(耦合) RS485或其他通信线 试验时无损坏、无死机;抄收数据准确、通信正常。
4 4.0 kV 电源回路 试验时无损坏、无死机;抄收数据准确、通信正常。
高频阻尼振荡波抗扰度 2 1.0 kV(共模) RS 485或其他接口 试验时无损坏、无死机;抄收数据准确,通信正常。
4 2.5 kV(共模)、1.25 kV(差模) 电源回路 试验时无损坏、无死机;抄收数据准确、通信正常。
浪涌抗扰度 4 4.0kV(共模)、2.0kV(差模) 电源回路 试验时无损坏、无死机。试验后抄收数据准确、通信正常。

4.11.4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采集服务器应能承受频率范围在150kHz~80MHz、试验电平为10V的射频场感应的电磁骚扰不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应符合4.10功能和性能要求。

4.11.5  静电放电抗扰度

采集服务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能承受加在其外壳和人员操作部分上的8kV直接静电放电以及邻近设备的间接静电放电而不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应符合4.10功能和性能要求。

4.11.6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采集服务器应能承受如表5所示强度的传导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骚扰而不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应符合4.10功能和性能要求。

4.11.7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

采集服务器应能承受强度如表5所示的,由电源回路或信号、控制回路传入的1MHz的高频衰减振荡波的骚扰而不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应符合4.10功能和性能要求。

4.11.8  浪涌抗扰度  

采集服务器应能承受如表5所示强度的浪涌的骚扰而不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应符合4.10功能和性能要求。

4.12  连续通电稳定性

采集服务器在正常工作状态连续通电72h,在72h期间每8h进行抽测,其功能和性能应符合相关要求。

4.13  可靠性指标

采集服务器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低于2×104h。

4.14  技术指标

采集服务器技术指标应不低于下列要求:

  1. RAM不低于64M;
  2. Flash不低于64M;
  3. 支持可采集的设备≥32台;
  4. 下行信道支持与监测终端等设备相匹配的有线、无线信道或电力载波;
  5. Ethernet 端口:10/100Base T,自动选择,自动极性配置;
  6. 一个带隔离的 RS-485串行接口;
  7. 现场网络传输速率:微功率无线、电力载波8kbps,有线4.8kbps~100Mbps
  8. 数据采集准确率:有线100%,无线≥99%;
  9. 传输采集数据的时间间隔(分):1min~15min(可设);
  10. 持续存贮数据时间(天)≥3d。

5 试验方法

5.1 一般规定

5.1.1  试验条件

5.1.1.1  气候环境条件

除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相对湿度应在30%~60%或另有明确规定外,各项试验均在以下大气条件下进行,即:

  1. 温度:+15~+35℃;
  2. 相对湿度:25%~75%;
  3. 大气压力:86~108kPa。

在每一项目的试验期间,大气环境条件应相对稳定。

5.1.1.2  电源条件

试验时交流电源条件为:

  1. 频率:50Hz,允许偏差-2%~+1%;
  2. 电压:220V,允许偏差±5%。

5.1.2  试验设备

测量仪表的准确度应优于被测参数准确度的1/3以上。

5.2  结构和机械性能试验

5.2.1  一般检查

采集服务器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时,外壳表面应清洁、不应有明显的凹凸痕、划伤、裂缝和毛刺,镀层不应脱落,标牌文字、符号应清晰、耐久,接线应牢固,结构应符合要求。

5.2.2  间隙和爬电距离

对采集服务器接线端子按GB/T 16935.1-2008中第4章规定的测量方法用卡尺测量端子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2要求。

5.2.3  外壳和端子着火试验

对采集服务器按GB/T 5169.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端子排的热丝试验温度为:(960±15)℃,外壳的热丝试验温度为:(650±10)℃,试验时间30s。在施加灼热丝期间和在其后的30s内,观察样品的试验端子以及端子周围,试验样品应无火焰或不灼热;或样品在施加灼热丝期间产生火焰或灼热,但应在灼热丝移去后30s内熄灭。

5.2.4  振动试验

对采集服务器不包装、不通电,固定在试验台中央。试验按GB/T 2423.10的规定进行。

  1. 频率范围:10Hz~150Hz;
  2. 位移幅值:075 mm(频率范围≤60Hz);
  3. 加速度幅值:10 m/s2(频率范围>60Hz);
  4. 每轴线扫频周期数:20。

试验后检查受试采集服务器应无损坏和紧固件松动脱落现象,应符合4.10功能和性能要求。

5.3  气候影响试验

5.3.1  高温试验

按GB/T2423.2规定,对采集服务器在非通电状态下放入高温试验箱的中央,升温至本规范4.2规定的最高温度,保温6h,然后通电0.5h,应符合4.10功能和性能要求。

5.3.2  低温试验

按GB/T2423.1规定,对采集服务器在非通电状态下放入低温试验箱的中央,降温至本规范4.2规定的最低温度,保温6h,然后通电0.5h,应符合4.10功能和性能要求。

5.3.3  湿热试验

采集服务器按GB/T 2423.3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箱内保持温度(40±2)℃、相对湿度(93±3)%,试验周期为2d。试验结束前0.5h,在湿热条件下测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MΩ。试验结束后,在大气条件下恢复1h~2h,应符合4.10功能和性能要求,并检查其金属部分应无腐蚀和生锈情况。

5.4  绝缘性能试验

5.4.1  试验要求

进行各项绝缘性能试验前,采集服务器功能和显示应正常。

采集服务器绝缘试验时应盖好外壳,端子如有盖板的则盖好。如外壳和端子盖板由绝缘材料制成,应在其外覆盖以导电箔并与接地端子相连,导电箔应距接线端子及其穿线孔2cm。试验时,不进行试验的电气回路应短路并接地。进行交流电压和冲击耐压试验时,不应发生闪络、破坏性放电和击穿。

5.4.2  绝缘电阻

在正常试验条件和湿热试验条件下,测试电压500V在采集服务器的端子处测量各电气回路对地和各电气回路间的绝缘电阻,正常试验条件不小于10 MΩ,湿热试验条件不小于2MΩ。

5.4.3  绝缘强度

用50Hz正弦波电压对以下回路进行试验,时间1min,施加如表4规定的试验电压。被试回路为:

  1. 电源回路对地;
  2. 上行、下行通信接口对地;
  3. 以上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

被试采集服务器试验时不应发生闪络、破坏性放电和击穿。

5.4.4  冲击电压

采集服务器冲击电压要求:

  1. 脉冲波形:标准2/50μs脉冲波;
  2. 电源阻抗:500±50Ω;
  3. 电源能量:5±0.05J。

每次试验分别在正、负极性下施加5次,两个脉冲之间最少间隔3s,试验电压按表5规定。被试回路为:

  1. 电源回路对地;
  2. 以上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
  3. 通讯接口与电源端子间。

被试采集服务器试验时应无破坏性放电(击穿跳火、闪络或绝缘击穿)现象。

5.5  电源影响试验

5.5.1  电源电压变化试验

将交流电压变化到采集服务器额定电压规定的极限值时,被试采集服务器应能正常工作,应符合4.10功能和性能要求。

5.5.2  整机功率消耗试验

在采集服务器非通信状态下,用准确度不低于0.5级的三相多功能标准表或电能分析仪接入电源回路测量的电流值(A)和电压值(V),其乘积数(VA)即为视在功耗,读取标准表有功功率值即为有功功耗,应符合4.4工作电源相关要求。

5.5.3  数据和时钟保持试验

断开供电电源,检查采集服务器记录中已有的各项数据及内部时钟:

  1. 已设置的各项参数和已记录的电能等数据,应不随断电时间发生改变和丢失;
  2. 内部时钟应走时准确。

5.6  功能和性能试验

5.6.1  一般要求

对采集服务器进行各项功能和性能技术指标试验时,应由PC机及数据接收服务测试软件、至少32台监测终端等设备构成一个测试系统,将PC机与采集服务器以太网口与提供的外网端口连接,PC机输入采集服务器的网口地址进入其网页,监测终端接入采集服务器通信端口,监测终端并接实际或模拟负载,试验采集服务器各项功能和性能指标应符合4.10、4.14规定的要求。

5.6.2  功能和性能试验

采集服务器功能和性能试验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符合性要求如表7所示,应符合4.10、4.14相关规定的要求。

7 功能和性能指标试验及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符合的要求
1.

 

设置功能 子站监测终端等设备设置 设置监测终端等设备的基本信息(通信地址、设备名称、设备编号、串口参数、传输速率、通信协议等),设置数据类型,设置数据采样周期。 在采集服务器端配置界面、配置文件上查看、设置,功能和性能应符合4.10、4.14相关要求。
采集服务器设置 设置采集服务器传输的必要配置信息(设备唯一编号、主站数据服务器的IP网络参数和端口,以及IP网络安全设置等)。 在采集服务器端配置界面、配置文件上查看、设置,功能和性能应符合4.10、4.14相关要求。
系统时间设置 查看和设置系统时间,并能自动校时。 在采集服务器端配置界面、配置文件上查看、设置,功能和性能应符合4.10、4.14相关要求。
存储设置 可设置存储参数、存储时间间隔、存储文件格式以及存储方式等。 在采集服务器端配置界面、配置文件上查看、设置,功能和性能应符合4.10、4.14相关要求。
时间表设置 可设置用于事件触发的时间表,时间精度精确到时、分。 在采集服务器端配置界面、配置文件上查看、设置,功能和性能应符合4.10、4.14相关要求。
报警设置 可设置报警触发条件、设置报警事件记录;以及设置报警信息发送用户所需的电子邮件。 在采集服务器端配置界面、配置文件上查看、设置,功能和性能应符合4.10、4.14相关要求。
2 数据采集与存贮 可同时连不少于32台监测终端等设备,应能采集并存储各设备电量和非电量数据,存储器容量应满足持续存贮数据不少于3天的要求。 1个网络接口,1个RS-485接口,一个调试接口,数据采集标准接口可同时连接32台数据采集设备,实时采集并存储电量和非电量数据;可通过浏览采集服务器网页,查询采集及其存贮的各项数据应与监测终端等发送的数据无误。根据存贮数据所占存储器容量,推算最大接入设备数据量可持续存贮天数应满足技术要求。
3 传输采集数据 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至虚拟主站上位机(PC机)。传输采集数据的时间间隔为1分钟至15分钟可调。 应能通过IP有线或无线传输网传输数据,数据传输间隔的时间从1分钟至15分钟,可通过采集服务器配置文件进行设置。
具有按采集数据的时间间隔传输数据并保持连续。 当网络连接正常,数据应能传输至虚拟主站上位机(PC机);在网络传输发生故障时,应不影响采集服务器数据采集、存贮功能。使网络恢复正常,应能自网络断点恢复传输数据至虚拟主站上位机(PC机)。
传输的数据应是实际采集的真实数据。 虚拟主站上位机(PC机)接收的数据,应与实际采集的数据保持一致并且连续。
4 采集数据准确性 采集数据有效位应与现场对应的监测终端等有效位数一致。 通过虚拟主站上位机(PC机),在数据接收服务测试软件上查看有效位数应一致。
采集数据应与现场对应的监测终端实际读数一致。 通过虚拟主站上位机(PC机),在数据接收服务测试软件上查看采集的数据应一致。
5 抗电强度 在一次电路与机身之间施加AC 2000V电压并持续1min, 绝缘不应击穿。 在一次电路与机身之间施加AC 2000V电压并持续1min,试验时应未见明显击穿现象。
6 环境适应性 受试样品须进行初始检测,严酷程度取规定的工作温度上限值,加电运行检查程序2h,受试样品工作应正常恢复时间为2h. 采集服务器应工作正常。

5.7  电磁兼容性试验

5.7.1  一般要求

以下试验规定了采集服务器的电源、通信等回路的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在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时,采集服务器应能正常工作,不应有任何误动作、损坏、复位现象,数据采集应准确。

5.7.2  试验结果的评价

试验结果应依据采集服务器在试验中的功能丧失或性能降低现象进行分类,电磁兼容性试验结果评价等级见表8。

A级:试验时和试验后采集服务器均能正常工作,不应有任何误动作、损坏、死机、复位现象,数据采集应准确。

B级:试验时采集服务器可出现短时通信中断和显示瞬时闪烁,其它功能和性能都应正常,试验后无需人工干预,采集服务器应可以自行恢复。

电磁兼容性试验结果评价等级

试验项目 试验结果评价
试验时 试验后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 A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A A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A A
静电放电抗扰度 A/B A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A/B A
浪涌抗扰度 A/B A

5.7.3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试验

采集服务器在通电状态下,按GB/T 17626.11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1. 电压试验等级40%UT

——从额定电压暂降60%;

——持续时间:1min,3000个周期;

——降落次数:1次。

  1. 电压试验等级0%UT

——从额定电压暂降100%;

——持续时间:1s,50个周期;

——中断次数:3次,各次中断之间的恢复时间10s。

  1. 电压试验等级0%UT

——从额定电压暂降100%

——中断时间:20ms,1个周期

——中断次数:1次。

以上电源电压的突变发生在电压过零处。

试验时采集服务器不应发生损坏、错误动作或死机现象。试验后采集服务器应正常工作,存储数据无改变。

5.7.4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采集服务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GB/T 17626.3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1. 一般试验等级

——频率范围:80MHz~1000MHz;

——严酷等级:3;

——试验场强:10V/m(非调制);

——正弦波1kHz,80%幅度调制。

  1. 抵抗数字无线电话射频辐射的试验等级

——频率范围:1.4GHz~2GHz;

——严酷等级:4;

——试验场强:30V/m(非调制);

——正弦波1kHz,80%幅度调制。

试验时采集服务器应能正常工作,存储数据无改变。

5.7.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采集服务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GB/T 17626.6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1. 频率范围:150kHz~80MHz;
  2. 严酷等级:3;
  3. 试验电平:10V(非调制);
  4. 正弦波1kHz,80%幅度调制。

试验电压施加于采集服务器的供电电源端和保护接地端,试验时应能正常工作,存储数据无改变。

5.7.6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采集服务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GB/T 17626.2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1. 严酷等级:4;
  2. 试验电压:8kV;
  3. 直接放电。施加部位:在操作人员正常使用时可能触及的外壳和操作部分,包括485或其他标准接口;
  4. 间接放电。施加部位:各个侧面;
  5. 每个敏感试验点放电次数:正负极性各10次,每次放电间隔至少为1s。

如采集服务器的外壳为金属材料,则直接放电采用接触放电;如采集服务器的外壳为绝缘材料,则直接放电采用空气放电,试验电压8kV。

试验时采集服务器可以出现短时通信中断和显示瞬时闪烁,其它功能和性能应正常,试验后采集服务器应能正常工作,存储数据无改变。

5.7.7  电快速瞬变脉冲抗扰性试验

按GB/T 17626.4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1. 采集服务器在工作状态下,试验电压分别施加于≤60V的每一个端口和保护接地端之间。

——严酷等级:3;

——试验电压:±1kV(重复频率5kHz或100kHz);

——试验时间:1min/次;

——试验电压施加次数:正负极性各3次。

  1. 采集服务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试验电压分别施加于>60V每一个端口和保护接地端之间。

——严酷等级:4;

——试验电压:±2 kV(重复频率2.5kHz、5 kHz或100kHz);

——试验时间:1min/次;

——施加试验电压次数:正负极性各3次。

  1. 采集服务器在工作状态下,试验电压施加于采集服务器的供电电源端和保护接地端。

——严酷等级:4;

——试验电压:±4kV(重复频率2.5kHz、5 kHz或100kHz);

——试验时间:1min/次;

——施加试验电压次数:正负极性各3次。

  1. 采集服务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用电容耦合夹将试验电压耦合至通信线路上。

——严酷等级:3;

——试验电压:±1kV(重复频率5 kHz或100kHz);

——试验时间:1min/次;

——施加试验电压次数:正负极性各3次。

在对各回路进行试验时,可以出现短时通信中断和显示瞬时闪烁,其它功能和性能应正常,试验后采集服务器应能正常工作,存储数据无改变。

5.7.8  浪涌抗扰性试验

采集服务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GB/T 17626.5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1. 严酷等级:4级(电源回路);
  2. 试验电压:2kV(电源电压两端口之间),4kV(电源电压、各端口与地之间);
  3. 波形:2/50µs;
  4. 极性:正、负;
  5. 试验次数:正负极性各5次;
  6. 重复率:每分钟一次。

在对各回路进行试验时,可以出现短时通信中断和显示瞬时闪烁,其它功能和性能应正常,试验后采集服务器应能正常工作,存储数据无改变。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型式检验两类。

6.2  出厂检验

6.2.1  检验项目

对于出厂检验的采集服务器,应按生产批号相同者划分为批,按批提供给质检部门按表9项目进行检验。

6.2.2  不合格判定

一般依据GB/T2828.1—2003,按一般检验水平Ⅱ级、接收质量限(AQL1.5进行批检,除非采集服务器出厂检验规程另有规定,不能满足接收质量限(AQL)或检验规程的判该批采集服务器为不合格。

6.3  型式检验

6.3.1  周期

采集服务器新产品或老产品恢复生产以及设计和工艺有重大改进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批量生产或连续生产的采集服务器,至少两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6.3.2  抽样

型式检验的样品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采集服务器中随机抽取。按GB/T 2829-2002选择判别水平Ⅰ,不合格质量水平RQL=30的一次抽样方案。

6.3.3  不合格分类

按GB/T 2829-2002规定,不合格分为A、B两类。各类的权值定为:A类1.0,B类0.5。

6.3.4  合格或不合格判定

检验项目不合格类别的划分见表9,当一个样本不合格检验项目的不合格权值的累积数大于或等于1时,则判为不合格品;反之为合格品。

对一个样本的某个试验项目发生一次或一次以上的不合格,均按一个不合格计。

6.4  检验项目

采集服务器检验项目如表9所示。

9  检验项目明细表

序号 检  验  项  目 试验方法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不合格类别
1 结构和机械性能 5.2.1~5.2.3 B
2 绝缘电阻 5.4.2 A
3 绝缘强度 5.4.3 A
4 电源电压变化 5.5.1 B
5 功率消耗 5.5.2 B
6 功能和性能 5.6.1~5.6.2 A
7 冲击电压 5.4.4 A
8 振动 5.2.4 B
9 高温 5.3.1 A
10 低温 5.3.2 A
11 湿热 5.3.3 B
12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5.7.3 A
1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5.7.4 A
14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5.7.5 A
15 静电放电抗扰度 5.7.6 A
16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5.7.7 A
17 浪涌抗扰度 5.7.8 A
注: “√”表示应做的项目。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

7.1.1  产品标志

采集服务器标志所用文字应为规范中文。可以同时使用外文。

采集服务器标志应清晰、牢固,易于识别。使用的符号应符合GB/T 17441的规定。

采集服务器上应有下列标识:

  1. 制造年份;
  2. 出厂编号;
  3. 名称及型号;
  4. 操作按键、工作状态指示;
  5. 制造厂名称及注册商标。

7.1.2  接线标志

采集服务器接线端子应有清楚和不易擦除的文字、数字和符号说明。

7.1.3  包装

采集服务器的包装应满足GB/T 13384的要求,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志:

  1. 标以“小心轻放”、“向上”、“防潮”、“层叠”等图示;
  2. 制造厂名、地址、电话;
  3. 产品名称、型号、产品执行标准号;
  4. 产品数量、体积、重量。

7.2  运输

包装完整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雪的直接淋袭,并防止受到剧烈的撞击和振动。

 

7.3  贮存

采集服务器的存贮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温度:-25~+55℃;
  2. 相对湿度:5%~100%(包括凝露);
  3. 无腐蚀性气体。

 

主站与子站数据接口规范(试行)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通讯监测接口规范,用于定义常用操作及心跳通讯机制的命令格式,数据上报接口规范用于定义数据上报命令格式,平台数据输出服务接口规范用于定义从平台获取数据的输入输出结构,应用服务集成规范用于定义平台集成第三方功能或服务的规约。

本规范适用于为电力需求侧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企业在线监测电能服务平台主站与子站的数据接口。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定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2312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

GB 18030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的扩充

GB/T 15148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GB/T 18657.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  传输规约  第1篇  传输帧格式

GB/T 18657.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  传输规约  第2篇  链路传输规则

GB/T 18657.3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  传输规约  第3篇  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

3.   术语和定义

3.1 Socket

所谓socket通常也称作”套接字”,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

3.2 BCD

BCD码(Binary-Coded Decimal‎)亦称二进码十进数或二-十进制代码。用4位二进制数来表示1位十进制数中的0~9这10个数码。是一种二进制的数字编码形式,用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代码。

3.3 WebService

是一个应用组件,它逻辑性的为其他应用程序提供数据与服务.各应用程序通过网络协议和规定的一些标准数据格式(Http,XML,Soap)来访问WebService,通过WebService内部执行得到所需结果.Web Service可以执行从简单的请求到复杂商务处理的任何功能。

3.4 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用于标记电子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可以用来标记数据、定义数据类型,是一种允许用户对自己的标记语言进行定义的源语言。

4.   接口规范

4.1  通讯监测接口规范

  1. Socket方式

企业数据采集上报设备通过socket的形式与平台进行通讯和数据的传递,平台提供socket服务端,企业数据采集上报端作为客户端与之建立通信通道。

接口采用简单的通讯协议,协议格式如表1所示:

 

 

1

起始符 68H
功能码 01H   企业信息注册

02H   心跳

03H   主动上报重要事件

04H   监测点台账上报

05H   全部数据上报

06H   指定设备数据上报

07H   确认

08H   否认

09H   实时召测

功能内容区长度 4字节
功能内容区 具体见各实现方法
校验和 从“功能码”到“功能内容区”的和,2字节,如果超过两字节,只保留两个低位字节
结束符 16H

企业数据采集上报设备通过心跳机制保持与平台之间的通讯,心跳监测周期为15秒,平台和设备间均通过协议中的功能码确定命令动作。

  1. WebService方式

平台提供webservice方式提供数据导入及查询功能。与平台通讯使用XML的方式进行数据传递。XML定义结构如下:

发送请求格式: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quest>

<reqtype>请求功能码(同socket的功能码)</reqtype>

<secret>安全认证的加密串</secret>

<body>

请求体内容根据不同的方法具体定。

</body>

</request>

平台响应格式: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sponse>

<flag>1</flag> –是否成功

<body>返回值</body> –返回值

</response>

4.1.1  企业注册

  1. Sorcket方式

对于首次接入平台的企业,由设备发送注册命令进行企业标识的获取,后续的通讯与数据上报等相关功能均以主站下发的企业标识为识别码。

上传报文格式如表2所示:

 

 

2

起始符 68H
功能码 01H   企业信息注册
内容区长度 1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内容区 6字节 企业户号(BCD码,不足6字节在左侧补0)
校验和 2字节
结束符 16H

下发报文格式如表3所示:

3

起始符 68H
功能码 01H   企业信息注册
内容区长度 4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内容区 企业标识

采用BCD码表示

校验和 2字节
结束符 16H
  1. WebService方式

请求格式: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quest>

<reqtype>01</reqtype>

<secret></secret>

<body>

0637022323  –企业户号

</body>

</request>

响应格式: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sponse>

<flag>1</flag>

<body>15</body>

</response>

4.1.2  监测点拓扑结构上报

  1. Socket方式

对于已经在平台注册并获取企业标识的用户,须将企业内数据采集点拓扑结构报送到主站中,主站接收命令并返回数据上报状态。采集点设备类型、参数等信息通过网络应用界面另行维护。

上传报文如表4所示:

 

 

4

起始符 68H
功能码 04H   监测点台账上报
功能内容区长度 4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企业标识 4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功能内容区 设备序号(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父级设备序号(2字节) 00 00为顶层,无父级设备

采用BCD码表示

状态(1字节) 00 无效 01 有效

采用BCD码表示

校验和 2字节
结束符 16H

下发报文如表5所示:

5

起始符 68H
功能码 04H   监测点台账上报
功能内容区长度 2字节
企业标识 4字节
功能内容区 上报状态 00 失败  01 成功

采用BCD码表示

校验和 2字节
结束符 16H
  1. WebService方式

请求格式: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quest>

<reqtype>04</reqtype>

<secret></secret>

<body>

<userid>15</userid>  –企业标识

<seeid>1001</seeid> –监控点序号

<upseeid>10</upseeid> –父级监控点序号

<status>1</status> –状态

</body>

</request>

响应格式: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sponse>

<flag>1</flag>

</response>

4.1.3  重要事件上报

  1. Socket方式

企业设备上传重要事件上报命令,主站接收命令并返回上报的状态。

上传报文如表6所示:

6

起始符 68H
功能码 03H   重要事件上报
功能内容区长度 4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企业标识 4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功能内容区 设备序号 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内容长度 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时间点 7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事件码 1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状态 1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校验和 2字节
结束符 16H

下发报文如表7所示:

7

起始符 68H
功能码 03H   重要事件上报
功能内容区长度 2字节
企业标识 4字节
功能内容区 上报状态 00 失败  01 成功
校验和 2字节
结束符 16H
  1. WebService方式

请求格式: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quest>

<reqtype>03</reqtype>

<secret></secret>

<body>

<userid>15</userid>  –企业标识

<seeid>1001</seeid> –监控点序号

<time>201202221530</time>

<event>101</event> –事件编号

<status>1</status>

</body>

</request>

响应格式: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sponse>

<flag>1</flag>

</response>

4.1.4  心跳

  1. Socket方式

子站通过心跳保持与主站的网路通信连接,便于主站进行实时召测、设备对时等功能。子站每5秒钟向主站发送一次通信请求,将该子站目前的网路地址及端口号上报至主站,主站在接收到请求后,记录该子站的网路信息并返回成功标记及主站系统时间。

上传报文如表8所示:

8

起始符 68H
功能码 02H 心跳
功能内容区长度 2字节
企业标识 4字节
功能内容区 设备序号 2字节 采用BCD码
IP地址 8字节 例如202.189.243.36 ,0202 0189 0243 0036

采用BCD码

端口 2字节 采用BCD码
校验和 2字节
结束符 16H

下发报文如表9所示:

9

起始符 68H
功能码 02H 心跳
功能内容区长度 2字节
企业标识 4字节
功能内容区 状态 1字节 00 失败(系统内部错误) 01 成功

采用BCD码

时间 7字节 表示当前时间:

2012-4-17 12:13:15 当前时间

例如:20 12 04 17 12 13 15

采用BCD码

校验和 2字节
结束符 16H

4.2  数据上报接口规范

4.2.1  全部数据上报

  1. Socket方式

企业应在数据集中上报设备中组织全部采集点数据,按指定周期报送到主站中(报送频率根据企业不同另行确定),由企业数据集中报送设备上传数据上报命令,主站接收命令并返回数据上报状态。

上传报文如表10所示:

10

起始符 68H
功能码 05H   全部数据上报
功能内容区长度 4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企业标识 4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功能内容区 设备序号(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内容长度(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时间点(7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数据内容 指标码(1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指标码参照编码规则

内容长度(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数据内容 第1字节为符号位,0代表正,1代表负。2—5字节表示整数部分。6、7字节表示小数部分。2—7字节采用BCD码表示。

其中谐波数据每个数值使用7字节表示,规则同上,16个谐波指标依次拼接。

 

校验和 2字节
结束符 16H

下发报文如表11所示:

11

起始符 68H
功能码 05H   全部数据上报
功能内容区长度 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企业标识 4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功能内容区 上报状态 00 失败  01 成功

采用BCD码表示

校验和 2字节
结束符 16H

指标码编码规则见附件《中国公共电能服务平台 数据结构规范》 2.1. 指标分类统一编码。

  1. WebService方式:

请求格式: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quest>

<reqtype>05</reqtype>

<secret></secret>

<body>

<userid>15</userid>  –企业标识

<seeid>1001</seeid> –监控点序号

<time>20120522224350</time> –时刻

<data>

<type>01</type> –指标类型

<value>219</value> –指标值

</data>

<data>

<type>02</type> –指标类型

<value>217</value> –指标值

</data>

</body>

</request>

响应格式: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sponse>

<flag>1</flag>

</response>

4.2.2  指定设备上报

Socket方式

主站根据心跳通讯下发指定设备上报数据命令,企业数据集中上报设备接收命令组织数据上报。

下发报文如表12所示:

表  12

起始符 68H
功能码 06H   指定设备上报
功能内容区长度 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企业标识 4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功能内容区 开始时间(7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结束时间(7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指定设备 设备序号(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校验和 2字节
结束符 16H

上传报文如表13所示:

 

13

起始符 68H
功能码 06H   指定设备上
功能内容区长度 4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企业标识 4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功能内容区 设备序号(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内容长度(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时间点(7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数据内容 指标码(1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指标码参照编码规则

内容长度(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数据内容 第1字节为符号位,0代表正,1代表负。2—5字节表示整数部分。6、7字节表示小数部分。2—7字节采用BCD码表示。

其中谐波数据每个数值使用7字节表示,规则同上,16个谐波指标依次拼接。

 

校验和 2字节
结束符 16H

4.2.3  指定设备实时召测

Socket方式

主站根据心跳通讯下发指定设备实时召测命令,子站在接收到请求后,将指定设备实时运行数据按约定格式开始以相应的间隔时间发送给主站,主站实时接收。当主站向子站发送结束召测指令之后,子站停止向主站发送实时召测信息,召测任务结束。

下发报文如表14所示:

14

起始符 68H
功能码 09H   实时召测
功能内容区长度 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企业标识 4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功能内容区 1字节 召测启停标志 01 启动 00停止

采用BCD码表示

指定设备 设备序号(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校验和 2字节
结束符 16H

上传报文如表15所示:

15

起始符 68H
功能码 09H    实时召测
功能内容区长度 4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企业标识 4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功能内容区 设备序号(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内容长度(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时间点(7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数据内容 指标码(1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指标码参照编码规则

内容长度(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数据内容 第1字节为符号位,0代表正,1代表负。2—5字节表示整数部分。6、7字节表示小数部分。2—7字节采用BCD码表示。

其中谐波数据每个数值使用7字节表示,规则同上,16个谐波指标依次拼接。

 

校验和 2字节
结束符 16H

4.2.4  最值数据上报

  1. Socket方式

企业应在数据集中上报设备中组织最值数据,按指定周期报送到主站中(报送频率根据企业不同另行确定),由企业数据集中报送设备上传数据上报命令,主站接收命令并返回数据上报状态。

上传报文如表16所示:

16

起始符 68H
功能码 10H   最值数据上报
功能内容区长度 4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企业标识 4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功能内容区 设备序号(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日期(4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内容长度(2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数据内容 指标码(1字节) 指标码参照编码规则

采用BCD码表示

最大值时间点(3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最大值(7字节) 数据值:同全部数据上报数据内容规范。

采用BCD码表示

最小值时间点(3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最小值(7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平均值(7字节) 采用BCD码表示
校验和 2字节
结束符 16H

下发报文如表17所示:

17

起始符 68H
功能码 10H   最值数据上报
功能内容区长度 2字节
企业标识 4字节
功能内容区 上报状态 00 失败  01 成功
校验和 2字节
结束符 16H
  1. WebService方式

请求格式: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quest>

<reqtype>10</reqtype>

<secret></secret>

<body>

<userid>15</userid>  –企业标识

<seeid>1001</seeid> –监控点序号

<time>201202221530</time>

</body>

<data>

<type>01</type> –指标类型

<maxvalue>219</maxvalue> –最大值

<maxtime>221500</maxtime> –最大值时间

<minvalue>210</minvalue> –最小值

<mintime>103000</mintime> –最小值时间

<avg>219</avg> –平均值

</data>

<data>

<type>02</type> –指标类型

<maxvalue>219</maxvalue> –最大值

<maxtime>221500</maxtime> –最大值时间

<minvalue>210</minvalue> –最小值

<mintime>103000</mintime> –最小值时间

<avg>219</avg> –平均值

</data>

 

</request>

响应格式: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sponse>

<flag>1</flag>

</response>

4.3  平台数据输出服务接口规范

4.3.1  描述

平台数据输出服务接口用于为被授权的第三方对平台中的数据进行查询输出,接口的输入输出采用xml的结构定义,查询条件采用类sql的方式进行描述,用户能够查询的数据范围,由平台根据用户标识进行授权确定。

4.3.2  参数输入

4.3.2.1  Schema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xs:schema attributeFormDefault=”unqualified” elementFormDefault=”qualified” xmlns:xs=”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

<xs:element name=”conditions”>

<xs:complexType>

<xs:sequence>

<xs:element type=”xs:string” name=”table”/>

<xs:element name=”condition” maxOccurs=”unbounded” minOccurs=”0″>

<xs:complexType>

<xs:simpleContent>

<xs:extension base=”xs:string”>

<xs:attribute type=”xs:string” name=”name” use=”optional”/>

<xs:attribute type=”xs:string” name=”type” use=”optional”/>

</xs:extension>

</xs:simpleContent>

</xs:complexType>

</xs:element>

</xs:sequence>

</xs:complexType>

</xs:element>

</xs:schema>

4.3.2.2  示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conditions>

<identify>sfwei238ds9i92ds0jjuosfu0jsd</identify>

<table>CPPSP_DATA_POWER </table>

<condition name=”TID” type=”eq”>19</condition>

<condition name=”EDATE” type=”lt”>20120506</condition>

<condition name=”ETYPE” type=”in”>(1001,1002,1003,1004)</condition>

<condition name=”ETIME” type=”like”>%20%</condition>

<total>200</total>

<pagesize>20</pagesize>

<pageno>20</pageno>

</conditions>

4.3.2.3  要求

  • <table> 标签为需要查询的数据的存储表,如:电力数据表,标识为“CPPSP_DATA_POWER”, condition为查询数据条件,其中name为字段名称,type为运算类型(转换到数据库运算符,请对照表18标签体中为条件值:

18

运算符 含义
eq =
ne <>
le <=
ge >=
lt <
gt >
in in
like like
  • 在本接口内部,各条件之间会被用 “and” 连接
  • <identify>标签表示平台分配给用户的身份识别加密串,平台根据用户身份和授权范围提供数据,未传递该标识或标识认证失败,查询将会被拒绝。
  • <total>标签用于标识查询条件总数据条数,<pagesize>标签用于确定每页数据条数,<pageno>用于要查询的页码,pagesize最大值不得超过500,超过该值将会被置为最大值500,服务接口根据pageno和pagesize计算返回的数据范围。

4.3.3数据输出

4.3.3.1  Schema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xs:schema attributeFormDefault=”unqualified” elementFormDefault=”qualified” xmlns:xs=”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

<xs:element name=”table”>

<xs:complexType>

<xs:sequence>

<xs:element type=”xs:string” name=”issuccess”/>

<xs:element type=”xs:string” name=”msg”/>

<xs:element type=”xs:byte” name=”rowCount”/>

<xs:element name=”col” maxOccurs=”1″ minOccurs=”0″>

<xs:complexType>

<xs:sequence>

<xs:element type=”xs:string” name=”val” maxOccurs=”unbounded” minOccurs=”0″/>

</xs:sequence>

</xs:complexType>

</xs:element>

<xs:element name=”row” maxOccurs=”unbounded” minOccurs=”0″>

<xs:complexType>

<xs:sequence>

<xs:element type=”xs:string” name=”val” maxOccurs=”unbounded” minOccurs=”0″/>

</xs:sequence>

</xs:complexType>

</xs:element>

</xs:sequence>

<xs:attribute type=”xs:string” name=”name”/>

</xs:complexType>

</xs:element>

</xs:schema>

4.3.3.2  示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table name=” CPPSP_DATA_POWER “>

<issuccess>true</issuccess>

<msg>success!</msg>

<rowCount>3</rowCount>

<col>

<val>TID</val>

<val>EDATE</val>

<val>ETIME</val>

<val>ETYPE</val>

<val>EVALUE</val>

<val>UPDATETIME</val>

</col>

<row>

<val>19</val>

<val>20120506</val>

<val>200500</val>

<val>1</val>

<val>217</val>

<val>20120506200500</val>

</row>

<row>

<val>19</val>

<val>20120506</val>

<val>201000</val>

<val>1</val>

<val>218</val>

<val>20120506201000</val>

</row>

<row>

<val>19</val>

<val>20120506</val>

<val>201500</val>

<val>1</val>

<val>217</val>

<val>20120506201500</val>

</row>

</table>

在数据返回结构中,issuccess标签标识查询是否成功,true表示成功,false表示失败,msg标签在查询出错时显示出错信息,成功时显示success!,rowCount表示查询成功时查询到的记录数,table标签 name属性表示交换的数据内容标识,如示例中所示,整个xml文件的col标签表示记录的每个列名,后面的row标签表示按col标签的顺序排列的列的值。

4.4  应用服务集成规范

应用服务集成规范定义基于平台的开放集成框架将第三方的功能或服务集成到平台中,以统一、可扩展的方式提供更多更好的电能服务。

5.    平台接口调试流程

5.1  接入方式

平台采用数据集成的方式,将各服务商采集到的企业数据进行集成,并在平台中根据政府需求进行统一展示。接入的服务商需要按照开发规范进行数据上报。目前平台提供了两种数据上报方式:socket数据上报、webservice数据上报。

5.2  服务商需准备

  1. 服务商需接入的企业列表,EXCEL列表形式提供。见附件。
  2. 接入企业的所有监测点信息,EXCEL列表形式提供。见附件。
  3. 按照开发规范整理好需要上报的各指标数据。指标数据上报准备不全,将导致企业对应的应用数据无法展现。

5.3  平台向服务商提供

  1. 服务商提交的企业在平台中的唯一标识(编号)。
  2. 企业对应的监测点在平台中的唯一标识(编号)。
  3. 数据接收接口,socket、webservice两种接收方式。

5.4  初次接入流程

 

 

 

 

 

 

 

 

 

 

 

 

 

 

5.5  接入企业列表模板

编号 营销

户号

企业

名称

企业

简介

电压

等级

合同

容量

运行

容量

地址 所属

行业

所属

地市

功率因数

标准

6001 0638050527 天邦生物 10kV 2500 2500 2750 32401 0.9

5.6  接入采集点列表模板

自编

编号

TID

(平台生成)

自编

企业编号

SEEID

(层次编码)

SEENAME

(监控点名称)

UPSEEID

(父级编码)

3978 3978 6001 6013 #9装配二(1) 6010
3980 3980 6001 6014 #7主变压铸 6010
3982 3982 6001 6015 #8主变 6010
3984 3984 6001 6016 #6主变 6010
3987 3987 6001 6017 #1主变机加工 6001
3989 3989 6001 6018 #3装配二(2) 6001
3991 3991 6001 6019 #4主变装配三 6001
3993 3993 6001 6020 #2主变 6001

注:seeid与upseeid两列构成层次关系。根节点请填入-1;如无层次关系,即视为同一层次,upseeid列填入-1。

6.   测试服务地址

http://www.cppsp.net:9080/mds/services/DataService?wsdl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主站基础模型数据结构与统一编码

A.1数据字典

A.1.1 用户信息表(CPPSP_INFO_USER

序号 字段 字段说明 数据类型 长度 备注
ORG_ID 用户编码 Varchar2 64
GLYS 功率因数标准 Varchar2 64
QYJJ 用户简介 Varchar2 2048
DYDJ 电压等级 Varchar2 64
HTRL 合同容量 Varchar2 64
YXRL 运行容量 Varchar2 64
DJZL 电价种类 Varchar2 64
ADDR 用户地址 Varchar2 64
CNO 用户户号 Varchar2 64
ORG_NAME 用户名称 Varchar2 100
ORG_TYPE 用户所属行业分类 Varchar2 16 详见2.2
ORG 用户所属地市 Varchar2 20
LOGO 用户LOGO标志 Varchar2 50
SFCB 是否超标 Varchar2 1
AREA 用户面积 Number 20,4
STUFFS 用户人数 Number 20,4
PRODUCT 产品 Varchar2 100

A.1.2 配用电设备档案表(CPPSP_INFO_DEVICE

序号 字段 字段说明 数据类型 长度 备注
CId 所属用户编号 Varchar2 16
DID 配用电设备编号 Varchar2 16
DNAME 配用电设备名称 Varchar2 64
DTYPE 配用电设备类型 int 见2.4
PE 额定功率 Varchar2 8
UE 额定电压 Varchar2 8
DESCRIBE 备注 Varchar2 500
EFEATURE 用电特性 Varchar2 8 1主设备2辅助设备
PROVIDER 厂家 Varchar2 100
DMODEL 设备型号 Varchar2 30
ADDR 安装地址 Varchar2 300
PDATE 生产日期 Varchar2 8
IDATE 投运日期 Varchar2 8
STATUS 状态 int 1正常2维修中3备用4 报废
PICLINK 设备图片路径 Varchar2 200
SeeId 监测点编号 Number 10

A.1.3 监控点档案表(CPPSP_INFO_MONITOR

序号 字段 字段说明 数据类型 长度 备注
Tid 编号 int
CompanyId 所属用户编号 Number 10
SeeId 监控点编号 Number 10
SeeName 监控点名称 Varchar2 10
UpSeeId 上级监控点编号 Number 10
ISVIR 是否虚拟监控点 Varchar2 1 0否1是
CT CT变比 Number 10
Ct_IsLock CT是否启用 Number 1 1启用 0关闭
PT PT变比 Number 10
Pt_IsLock PT是否启用 Number 1 1启用 0关闭
Pe 额定功率 Number 10,2
Ue 额定电压 Number 10,2
SeeType 配变类型 Number 1 1:配网2变压器3线路
EnergyItemCode 用电分项 Varchar2 5 见2.3
IsBias 偏差是否启用 Number 1
TerminalType 监控仪类型 Number 8
OrderNum 排序号 Number 8
Pic 一次接线图 Varchar2
Address 安装地址 Varchar2
SeeDescribe 备注 Varchar2 500
OnlineTime 在线时间 Date
TableBottom 表底 Varchar2 32
PriceType 电价类别 int 对应峰谷平尖电价类别表

A.1.4 虚拟监控点对应物理监控点表(CPPSP_MR_PHYSICAL

序号 字段 字段说明 数据类型 长度 备注
SID 虚拟监控点ID int
PID 物理监控点ID int
IDX 序号 int

A.1.5 电力数据表(CPPSP_DATA_ POWER

序号 字段 字段说明 数据类型 长度 备注
TID 监测点编号 int
PDATE 日期 Varchar2 8 yyyyMMdd
PTIME 时间 Varchar2 8 HHmmss
PTPYE 指标类型 int 详见2.1
PVALUE 数值 Varchar2 32
UPDATETIME 入库时间 Varchar2 32

A.1.6 电量示数数据表(CPPSP_DATA_ ENERGY

序号 字段 字段说明 数据类型 长度 备注
TID 监测点编号 int
EDATE 日期 Varchar2 8
ETIME 时间 Varchar2 8
ETPYE 指标类型 int 详见2.1
EVALUE 数值 Number 20,4 示数
UPDATETIME 入库时间 Varchar2 32

PS:采集频率1小时

A.1.7 谐波数据表(CPPSP_DATA_ HARMONIC

序号 字段 字段说明 数据类型 长度 备注
TID 监测仪编号 int
HDATE 日期 Varchar2 8
HTIME 时间 Varchar2 8
TTYPE 指标类型 int 1为电流2为电压
HC_TYPE 谐波类型 int 见2.1
H3 3次谐波含有率 Number 6,3
H5 5次谐波含有率 Number 6,3
H7 7次谐波含有率 Number 6,3
H9 9次谐波含有率 Number 6,3
H11 11次谐波含有率 Number 6,3
H13 13次谐波含有率 Number 6,3
H15 15次谐波含有率 Number 6,3
H17 17次谐波含有率 Number 6,3
H19 19次谐波含有率 Number 6,3
H21 21次谐波含有率 Number 6,3
H23 23次谐波含有率 Number 6,3
H25 25次谐波含有率 Number 6,3
H27 27次谐波含有率 Number 6,3
H29 29次谐波含有率 Number 6,3
H31 31次谐波含有率 Number 6,3
HC_ALL 总谐波含有率 Number 6,3

A.1.8 其他监测数据表(CPPSP_DATA_OTHER

序号 字段 字段说明 数据类型 长度 备注
TID 监测仪编号 int
ODATE 日期 Varchar2 8
OTIME 时间 Varchar2 8
OTPYE 指标类型 int
OVALUE 数值 Varchar2 32

A.1.9 最值表(CPPSP_DATA_M

序号 字段 字段说明 数据类型 长度 备注
TID 监测仪编号 int
MDATE 采集日期 Varchar2 8 yyyyMMdd
MTPYE 指标类型 int 详见2.1
MMAX 最大值 Number 20,4
MAXTIME 发生时间 Varchar2 8 HHmmss
MMIN 最小值 Number 20,4
MINTIME 发生时间 Varchar2 8 HHmmss
MAVG 平均值 Varchar2 32

A.1.10 峰谷平电量历史数据表(CPPSP_HIS_FGP

序号 字段 字段说明 数据类型 长度 备注
CID 所属企业编号 Varchar2 16
TID 监测仪编号 int
FTYPE 指标类型 int
FDATE 日期 Varchar2 8
FPOWER 峰电量 Number 20,4
GPWOER 谷电量 Number 20,4
PPOWER 平电量 Number 20,4
JFPOWER 尖峰电量 Number 20,4
DESCRIBE 备注 Varchar2 32

A.1.11 峰谷平尖电价类别表(CPPSP_ CASE_PRICE

序号 字段 字段说明 数据类型 长度 备注
PID 电价类别编号 int
PNAME 电价类别名称 Varchar2 16
DESCRIBE 备注 Varchar2 32

A.1.12 峰谷平尖电价类别明细表(CPPSP_ FGP _PRICE

序号 字段 字段说明 数据类型 长度 备注
PID 电价类别编号 int
PTYPE 类型 int 见2.5
PDATE 开始时段 Varchar2 16 每日开始时间
PPOWER 结束时段 Varchar2 16
PRICE 电价 Number 20,4
ACTIVETIME 生效日期 Varchar2 16 方案开始生效时间
LOSETIME 失效日期 Varchar2 16

A.1.13 事件上报(CPPSP_EVENT_REPORT

序号 字段 字段说明 数据类型 长度 备注
TID 监测仪编号 int
RDATE 日期 Varchar2 8
RTIME 时间 Varchar2 8
RTYPE 事件类型 int 见2.1
RSTATUS 状态 Varchar2 32

 

 

 

 

 

A.2统一编码说明

A.2.1 指标分类统一编码表

指标分类 编码 名称 单位
电力指标 1 A相电流 A
2 B相电流 A
3 C相电流 A
4 A相电压 V
5 B相电压 V
6 C相电压 V
7 A相负荷 kW
8 B相负荷 kW
9 C相负荷 kW
10 A相功率因数
11 B相功率因数
12 C相功率因数
13 A相无功功率 kVar
14 B相无功功率 kVar
15 C相无功功率 kVar
16 零序电流 A
17 总负荷(有功功率) kW
18 总功率因数
19 总无功功率 kVar
20 频率 Hz
21 Ab线电压 V
22 Bc线电压 V
23 Ca线电压 V
24 A相电压相角 °(度)
25 B相电压相角 °(度)
26 C相电压相角 °(度)
27 A相电流相角 °(度)
28 B相电流相角 °(度)
29 C相电流相角 °(度)
30 负荷率 %
电量指标 31 正相有功电度
32 正相无功电度
33 反相有功电度
34 反相无功电度
谐波指标 35 A相谐波电流畸变率
36 A相谐波电压畸变率
37 B相谐波电流畸变率
38 B相谐波电压畸变率
39 C相谐波电流畸变率
40 C相谐波电压畸变率
其他指标 41 三相电流不平衡度
42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
43 频率偏差
44 温度
45 湿度
46 A相电压偏差
47 B相电压偏差
48 C线电压偏差
49 ab线电压偏差
50 bc线电压偏差
51 ca线电压偏差
事件类型 52 开关量

A.2.2 企业所属行业统一编码

行业 编码
谷物磨制 1310
饲料加工 1320
植物油加工 1330
制糖 1340
屠宰及肉类加工 1350
水产品加工 1360
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 1370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1390
焙烤食品制造 1410
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 1420
方便食品制造 1430
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 1440
罐头制造 1450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1460
其他食品制造 1490
酒精制造 1510
酒的制造 1520
软饮料制造 1530
精制茶加工 1540
烟叶复烤 1610
卷烟制造 1620
其他烟草制品加工 1690
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 1710
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 1720
麻纺织 1730
丝绢纺织及精加工 1740
纺织制成品制造 1750
针织品、编织品及其制品制造 1760
纺织服装制造 1810
纺织面料鞋的制造 1820
制帽 1830
皮革、毛皮鞣制及制品加工制造 1910
羽毛(绒)加工及制品制造 1940
锯材、木片加工 2010
人造板制造 2020
木制品制造 2030
竹、藤、棕、草制品制造(轻) 2040
木质家具制造 2110
竹、藤家具制造 2120
金属家具制造 2130
塑料家具制造 2140
其他家具制造 2190
纸浆制造 2210
造纸 2220
纸制品制造 2230
印刷 2310
装订及其他印刷服务活动 2320
记录媒介的复制 2330
文化用品制造 2410
体育用品制造 2420
乐器制造 2430
玩具制造 2440
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制造 2450
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 2510
炼焦 2520
核燃料加工 2530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2610
肥料制造 2620
农药制造 2630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轻) 2640
合成材料制造 2650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2660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轻) 2670
氯碱 2690
电石 26a0
黄磷 26b0
化学药品原药制造 2710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2720
中药饮片加工 2730
中成药制造 2740
兽用药品制造 2750
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 2760
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 2770
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 2810
合成纤维制造 2820
轮胎制造 2910
橡胶板、管、带的制造 2920
橡胶零件制造 2930
再生橡胶制造 2940
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制造 2950
橡胶靴鞋制造 2960
其他橡胶制品制造 2990
塑料薄膜制造 3010
塑料板、管、型材的制造 3020
塑料丝、绳及编织品的制造 3030
泡沫塑料制造 3040
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制造 3050
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轻) 3060
塑料零件制造 3070
日用塑料制造(轻) 3080
其他塑料制品制造(轻) 3090
水泥、石灰和石膏的制造 3110
水泥及石膏制品制造 3120
砖瓦、石材及其他建筑材料制造 3130
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 3140
陶瓷制品制造 3150
耐火材料制品制造 3160
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 3190
钢铁冶炼及钢压延加工 3230
铁合金冶炼 3240
常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310
贵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320
稀有稀土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330
有色金属合金制造和压延加工 3340
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 3410
金属工具制造 3420
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 3430
金属丝绳及其制品的制造 3440
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 3450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 3460
搪瓷制品制造 3470
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轻) 3480
其他金属制品制造 3490
锅炉及原动机制造 3510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 3520
起重运输设备制造 3530
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的制造 3540
轴承、齿轮、传动和驱动部件的制造 3550
烘炉、熔炉及电炉制造 3560
风机、衡器、包装设备等通用设备制造 3570
通用零部件制造及机械修理 3580
金属铸、锻加工 3590
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 3610
化工、木材、非金属加工专用设备制造 3620
食品、饮料、烟草及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 3630
印刷、制药、日化生产专用设备制造 3640
纺织、服装和皮革工业专用设备制造 3650
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 3660
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 3670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轻) 3680
环保、社会公共安全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 3690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 3710
汽车制造 3720
摩托车制造(轻) 3730
自行车制造(轻) 3740
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 3750
航空航天器制造 3760
交通器材及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3790
电机制造 3910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 3920
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 3930
电池制造(轻) 3940
家用电力器具制造(轻) 3950
非电力家用器具制造(轻) 3960
照明器具制造(轻) 3970
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3990
通信设备制造 4010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4020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4030
电子计算机制造 4040
电子器件制造 4050
电子元件制造 4060
家用视听设备制造(轻) 4070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4090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4110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4120
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轻) 4130
光学仪器及眼镜制造 4140
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轻) 4150
其他仪器仪表的制造及修理 4190
工艺美术品制造 4210
日用杂品制造 4220
煤制品制造 4230
核辐射加工 4240
其他未列明的制造业 4290

A.2.3 用电分项统一编码

分类、分项
能耗代码
分类、分项
能耗名称
能耗类型 分类、分项能耗
数值单位
换算公式
(千克标准煤)
1000 A 千瓦时 0.1229
01A00 照明插座用电 B 千瓦时 0.1229
01A10 照明与插座 B 千瓦时 0.1229
01A20 走廊与应急 B 千瓦时 0.1229
01A30 室外景观照明 B 千瓦时 0.1229
01B00 空调用电 B 千瓦时 0.1229
01B10 冷热站 B 千瓦时 0.1229
01B1A 冷冻泵 B 千瓦时 0.1229
01B1B 冷却泵 B 千瓦时 0.1229
01B1C 冷机 B 千瓦时 0.1229
01B1D 冷塔 B 千瓦时 0.1229
01B1E 热水循环泵 B 千瓦时 0.1229
01B1F 电锅炉 B 千瓦时 0.1229
01B20 空调末端 B 千瓦时 0.1229
01B2A 全空气机组 B 千瓦时 0.1229
01B2B 新风机组 B 千瓦时 0.1229
01B2C 排风机组 B 千瓦时 0.1229
01B2D 风机盘管 B 千瓦时 0.1229
01B2E 分体式空调器 B 千瓦时 0.1229
01C00 动力用电 B 千瓦时 0.1229
01C10 电梯 B 千瓦时 0.1229
01C20 水泵 B 千瓦时 0.1229
01C30 通风机 B 千瓦时 0.1229
01D00 特殊用电 B 千瓦时 0.1229
01D10 信息中心 B 千瓦时 0.1229
01D20 洗衣房 B 千瓦时 0.1229
01D30 厨房餐厅 B 千瓦时 0.1229
01D40 游泳池 B 千瓦时 0.1229
01D50 健身房 B 千瓦时 0.1229

A.2.4 配用电设备类型统一编码

编码 名称
1001 制冷
1002 加热
1003 照明
1004 电机类
1005 变压器
1006 特殊

A.2.5 峰谷平尖类型统一编码

编码 名称
1001 峰电
1002 谷电
1003 平电
1004 尖峰

A.2.6 建筑功能类别统一编码

建筑类别 编码
办公建筑 A
商场建筑 B
宾馆饭店建筑 C
文化教育建筑 D
医疗卫生建筑 E
体育建筑 F
综合建筑 G
其它建筑 H

 

 

附   录B

(资料性附录)

规范说明

 

B.1 为保证平台的安全和系统稳定,第三方提供的功能和服务必须提供完整的源代码,由平台管理方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代码安全性的审查,审查通过并备案后,才能够进行发布。

B.2 第三方提供的功能或服务必须为java语言编写的、符合sun jdk1.5标准的jar文件(包括jsp和class),并附加以下文件:

  1. 他方jar包依赖清单及具体版本号说明
  2. 主要功能及相关源代码路径的描述和说明
  3. 身份识别加密串文件的存储路径说明
  4. 功能的主调文件或服务的主函数路径及相关参数说明
  5. 功能或服务用户使用手册

未提供上述文件的功能服务将不会被发布,未明确指定主调文件、主函数或身份识别文件的功能包将不会平台被加载。

B.3 功能或服务的主要函数的调用和执行过程必须有详细的日志输出,方便进行运维监控,日志输出方式采用log4j标准,log4j的jar文件由平台统一提供。

B.4 第三方功能或服务的安全性验证统一由平台开放集成框架提供,功能服务提供方只需在集成发布时提供须获取的系统级或会话级参数清单,参数值由框架输入。

B.5 以界面方式提供功能的,须符合平台整体界面风格,按照平台规范,政府版、电网版、企业版、节能功能版,功能开发方根据功能定位和服务对象确定接入的平台版本并符合对应版本的整体风格,以接口方式提供服务的,数据的输入输出必须为xml格式的字符串,方便扩展,在功能发布时一并提供相关使用说明。

B.6平台不提供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功能须访问平台数据的,请参照平台数据输出服务规范,进行数据的查询获取,功能本身需要数据存储的可根据实际需要另行协商。

 

 

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Share on RedditShare on LinkedInEmail this to someonePrint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