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translations on this site are unofficial and provided for reference purpose only.

To view translations, select English under Step 1 (at the right of the screen). Not every item is (fully) translated. If you’re still seeing Chinese, you can use machine translation, under Step 2, to make sense of the rest.

Want to help translate? Switch to English under Step 1, and check ‘edit translation’ (more explanation in the FAQ). Even if you translate just a few lines, this is still very much appreciated! Remember to log in if you would like to be credited for your effort. If you’re unsure where to start translating, please see the list of Most wanted translations.

Three highs and one low: PV’s disease of affluence

Published on: September 18, 2018

Original title: “三高一低”:光伏富贵病缠身
Links: Source document (in Chinese) (link).

今年5月31日,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531 新政”)。这一大幅度减少补贴的政策出台后,在业内引发震荡,一批从上轮欧美“双反”危机中走出的企业再陷困境。《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531新政”只是导火索,光伏行业此次震荡的更深层次原因,是行业十几年来累积起的高补贴、高投资、高负债和低核心技术含量的“三高一低”症。如不对症下药,或影响我国光伏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

 高补贴引发虚胖

补贴,是光伏行业十几年发展历程绕不开的话题。业内人士称,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补贴政策对迅速壮大光伏行业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但补贴“时度效”把控不佳也带来了问题。

江西瑞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电池片和组件生产企业,经历了光伏行业十年起伏。公司副总经理陈积华说,我国光伏行业最初是借欧美国家光伏高补贴政策大环境发展起来的,后来又依赖国内光伏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的支撑,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业链上中下游产能都超过全球的一半,成为全球光伏制造和应用大国。

“双反”导致我国光伏行业陷入第一轮危机,大批企业亏损停产、破产倒闭。为了挽救这一具有产能优势的新兴产业,2013年起我国大规模启动国内应用市场,实施光伏电价补贴,如分布式光伏电站度电补贴0.42元/度。近一两年来随着光伏发电成本下降,补贴标准持续降低,到“531新政”前分布式光伏电站度电补贴下调至0.37元/度。

在补贴政策下,光伏电站投资收益可期。上海超日(九江)太阳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富平算了笔账:一座1兆瓦的光伏电站投资约350万元,按年发电100万度、标杆电价0.75元/度计算,全额上网年收益为75万元;如一半自用一半上网,年收益88.7万元。“也即五六年就能收回成本,算上财务成本也不超过八年,而光伏电站的寿命是25年。”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袁伟说,按照“531新政”前的成本,投资光伏电站年收益率至少为8%至10%。

光伏电站的高补贴高收益传导到了上游。工信部的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光伏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升,上游硅料、硅片、原辅材以及下游逆变器、电站等环节毛利率最高分别达到45.8%、37.34%、21.8%、33.54%和50%。

高投资导致疯长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在高补贴政策刺激下,大量社会资本纷纷涌入光伏行业,盲目投资不仅使行业急剧扩张,也埋下了产能过剩的隐患。

江西新余是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新余市工信委新能源产业科科长刘小新仍记得2006年至2010年左右光伏高歌猛进的情况:“原料、市场两头在外,但利润实在太大,只要生产出产品就是钱。”

“双反”伤疤还没好,这两年业界内外又在补贴政策刺激下“大跃进”式地扩张。“疯了!不管大厂小厂基本都满负荷生产,一些人租赁厂房设备生产也赚得盆满钵满。”陈积华说,大量投资主要在量的扩张上,而非质的提升。受“双反”影响,江西旭阳雷迪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度濒临破产,但从2014年开始又投入5亿多元持续扩产,硅片产能从2000万片扩大到7000万片。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17年国内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分别为24.2万吨、87GW、68GW、76GW,较上年增幅分别达到24.7%、41.5%、41.2%、39.7%,还有不少在建产能。2012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为7GW,“十三五”末规划装机容量为105GW,但仅2017年国内光伏装机容量就达53GW,同比增长53.6%,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0GW。

高负债催生风险

与高投资扩张相伴而来的,是光伏行业的高负债率。

在国外和国内市场拉动下,我国光伏行业创造了一个个财富神话。无锡尚德原董事长施正荣用5年时间从一个怀揣几十万美元的海归博士变身中国首富;赛维LDK原董事长彭小峰用2年时间从一个没有名气的企业家登上胡润百富榜;晶科能源从一个乡镇招商企业成长为资产280多亿元的全球最大光伏组件制造商。

神话的背后却是全行业的高负债率。记者调研了解到,昔日的光伏巨头赛维终于在今年完成了重组。在上一轮行业震荡中,这家企业因投资过度、市场变化陷入困境,旗下三家公司综合负债总额高达432.29亿元,负债率分别为234.91%、411.21%和652.58%,其中银行实际债权185.84亿元。在破产重整中,这三家公司一家以1.3亿元、两家以17.95亿元转让,并按此对价清偿所有债务。

记者梳理多家光伏企业财报发现,许多企业的负债动辄上百亿甚至数百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70%甚至100%。一些业内人士担心,“531新政”后光伏企业的债务问题将凸显,或将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一个隐患。

一位光伏企业负责人说:“为什么企业敢扩张?因为钱大多不是自己的,是银行和股市的。”曾在银行工作的陈积华告诉记者,瑞晶规模不大,总资产10亿多元,但债务也有10亿多元,从2016年起因欠息被银行定为不良信用企业。

  大而不强待破局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吴达成指出,光伏行业在十几年时间里高速发展,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但“大而不强”的顽疾和创新薄弱的隐忧没有根本性改变。

“光伏行业尤其是产业链中下游技术门槛很低,大家用的都是通用技术,设备高度集成,差别只在管理和工艺提升上。”江西瑞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孙杰博士说,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行业本应是高端技术密集型行业,但我国光伏行业更像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有钱就能干。瑞安公司投资者以前做房地产生意,入行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光伏。

据了解,我国光伏产品以晶体硅电池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常规电池环节,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在很多方面与国外相比仍存差距,在高端电池工艺及装备、材料方面也仍不足,包括最新的黑硅、钝化发射区背面电池、N型技术等所需的关键设备仍依赖进口。江西省能源局副局长王峰说:“挣钱太容易,谁还重视技术水平的提升?”

孙杰等业内人士担心,短期内看不到行业重大技术变革,一旦海外出现颠覆性技术,我国光伏行业多年积累的产能优势就会丧失,有可能重新陷入受制于人的境地。

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Share on RedditShare on LinkedInEmail this to someonePrint this page